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知识获取的中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6h】

基于知识获取的中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1.1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1.2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的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区域创新中知识获取能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基本结构

2.1.1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

2.1.2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2.1.3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2.2知识获取的概念、内容及形式

2.2.1概念

2.2.2内容

2.2.3形式

2.3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测评体系

2.3.1创新能力排名的含义

2.3.2知识获取测评体系的构成

第三章中国大陆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3.1研究对象与指标

3.1.1研究对象

3.1.2研究指标

3.2分析

3.2.1科技合作

3.2.2技术转移

3.2.3外国直接投资

3.2.4知识获取

第四章区域知识获取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1知识获取能力差异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1.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4.1.2区域科技水平

4.1.3区域对外开放度

4.1.4区域高等教育水平

4.1.5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

4.1.6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

4.2各省知识获取能力差异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2.1样本

4.2.2研究方法

4.2.3建立模型

第五章对策研究与展望

5.1关于提高知识获取能力的对策研究

5.1.1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通过加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知识获取的物质基础

5.1.2改善区域高等教育,探索企业、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推进知识创新人才培养

5.1.3完善技术市场机制,改善知识获取的市场机制

5.1.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知识获取的获得途径

5.2研究展望

5.2.1加强知识获取的实证研究

5.2.2加强知识获取的社会资本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2005年、2005-2006年),分析基于知识获取的中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实现提高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的策略。 方法: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并选取其中知识获取的相关指标: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初步确定了知识获取水平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同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更多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主成份模型,确定综合评价函数及其得分,对2001-2005年这段时间影响我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知识获取情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水平、区域对外开放度、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五个方面分析31省、市、自治区的知识获取情况。 结果:1、中国大陆区域创新能力增长迅速,但发展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如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知识获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同样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发现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水平、区域对外开放度、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区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水平显著相关。3、主成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每万人拥有专利数、每万人拥有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电话普及率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结论:在加强知识获取能力的实证研究和社会资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1、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通过加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知识获取的物质基础。2、改善区域高等教育,探索企业、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推进知识创新人才培养。3、完善技术市场机制,改善知识获取的市场机制。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知识获取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