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
【6h】

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①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成果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多元主体构成分析

2.1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界定

2.2 治理理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价值

2.3 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构成分析

第3章 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情况

3.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4章 西方国家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经验借鉴

4.1 多元主体参与法律法规体系

4.2 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

4.3 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

4.4 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力

4.5 信息沟通的良性互动

第5章 完善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网络构建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

5.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法规

5.3 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5.4 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程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从2003年SARS疫情、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09年从墨西哥发源、随后传入中国的甲型HINI流感到2009的王家岭矿难和玉树地震,危机已逐渐从“偶然”事件演变成“实然”状态。在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实践中,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种类繁多且涉及面广,政府常常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带来的威胁与考验。这一现实的需要使得建立健全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成为迫切之举。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当然的主体,而且是主导力量;但是,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同样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它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诸如资源不足、体制僵化、程序化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等方面的缺陷,与政府实现有效互补。因此,在中国,要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就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网络系统。为此,不少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学者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力求探索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网络的有效途径,推动公共危机管理在新时期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治理的理论视角来实现对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突破,以此来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本文从治理的理论角度出发,将国外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与中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意识不高、参与度不够、相关法律体系欠缺等现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最后,本文从治理理论有效利用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的治理能力的角度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对策: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度等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