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泽厚的传统文化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维度的考察
【6h】

李泽厚的传统文化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维度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分与合:独特视角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维度

2.2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第3章 源与流:巫史传统

3.1 巫

3.2 巫史传统

第4章 表与里:独尊儒术

4.1 儒学的双向扩展

4.2 儒学综罗百家

4.3 传统文化心理结构

4.4 宋明理学追求超验的失败

第5章 优与劣:西体中用

5.1 中体西用及其实质

5.2 西体中用及其可能

第6章 得与失:回归马列

6.1 回到马克思主义

6.2 得与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维度的视角考察李泽厚的传统文化观。
  李泽厚认为传统文化是由巫而史、不断理性化而又保留了巫文化特质的文化。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等流派都是这个巫史文化的表现和产物。以儒家为主干、以百家为辅翼,这个巫史文化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以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为特质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保持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乐观精神,即世间而超世间,强调在此在人生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心灵的依归。这种文化心理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中暴露了自己的局限性,那就是经验性、混沌性、封闭性、循环性,这是建立在小生产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必然的产物。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现代性问题也愈益显现,李泽厚提出西体中用的办法,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改造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同时改造传统文化本身,利用扬弃了的传统文化以回应现代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光是使得马克思主义有了民族语言的形式、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而是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相互碰撞、融合。这种结合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实践中完成又指向实践。因此,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梳理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相关的。在回应现代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走的是同一条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