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道德经》两英译本为例
【6h】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道德经》两英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methodology

1.3 Research hypothesis

1.4 Research purpose

1.5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2.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2.2 Marginalized Status of the Translator

2. 3 Recogni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ermeneutics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ermeneutics

3.2 Some key hermeneutic concepts

Chapter Four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4.1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4.2 Prejudice and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4.3 Fusion of horizons and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An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Based on Two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A Hermeneutic Perspective

5.1 Introduction to Tao Te Ching

5.2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versions

5.3 An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based on the two versions: a hermeneutic perspectiv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and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参考文献

Appendix 1

Appendix 2

致谢

展开▼

摘要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道德经》这部经典著作,其思想深刻,语言模糊,东西方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上世纪,《道德经》大量翻译和出版,成为除《圣经》外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道德经》底本及注本不可胜数,原文文本艰辛难懂,思想博大精深,加之中外文化迥异,语言差异甚大,故译者在翻译这部中华经典时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进行不同的阐释,表现出极大的译者主体性。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译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忽略的文化边缘地位,常被冠以“仆人”、“画家”、“媒婆”、“翻译机器”、“戴着镣铐的舞者”等不雅的称呼,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没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随着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形成,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最终得以确立。阐释学理论兴起于西方,它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阐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学认为对于作品的翻译首先是一种解释性的阅读,然后才是语言上的转换。而翻译活动同样也涉及到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因此阐释学和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迦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三大核心概念出发,作者有以下的认识:译者是历史的存在,当原作和译作产生时间距离时,译者的能动创造性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译者带着偏见与文本进行对话循环,于是文化误译不可避免,而有意识的文化误译并不意味着是错误的翻译,它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自己的视阈与原文文本的视阈融合,形成新的视阈,而新视阈中包含着译者对译作的主观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