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观认知、就业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长沙2007-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6h】

主观认知、就业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长沙2007-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 理论视角

1.1互动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1.2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设

2.2变量界定

2.3资料来源

2.4研究方法

第三章结果分析

3.1主观认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

3.2主观认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3.3就业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

3.4就业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4.1基本结论

4.2政策建议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21世纪初期,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此情况,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出现了暂时性的“结构性的失业”。即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职位却空着。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不得不考虑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立足于互动论的视角,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认知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主观认知因素、就业准备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长沙07届至09届本科毕业生对人才质量的主观认知和就业准备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主观认知对其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是大学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主观认知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且其主观认知越接近社会的客观需求,其就业机会越大,就业质量越高;大学生为就业做的准备对其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大学生为就业做的准备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且其本身准备越充分,其就业机会越大,就业质量越高。基于以上观点,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二、纠正大学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偏差;三、提升大学生的面试技巧;四、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准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