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列声乐套曲《美好的歌》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探究
【6h】

福列声乐套曲《美好的歌》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法国艺术歌曲与福列艺术歌曲创作的渊源

1.1法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

1.2时代背景对福列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声乐套曲《美好的歌》的创作特征

2.1象征主义

2.1.1象征主义产生的背景

2.1.2象征主义的创作特征及影响领域

2.1.3魏尔兰和《美好的歌》

2.2《美好的歌》创作手法上的象征主义特征

2.2.1歌词上的象征主义特征

2.2.2旋律和节奏上象征主义特征

2.2.3钢琴伴奏上象征主义特征

第三章 声乐套曲《美好的歌》演唱风格分析

3.1第一首《一位在光环中的圣女》

3.2第五首《真的,我几乎害怕》

3.3第九首《冬季己过》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纵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众多杰出音乐家中,法国作曲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法国作为一个集浪漫性、民族性和文学性等多种优雅情调于一体的国家,在这个跨时代的历史阶段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福列亦是其中之一。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回味无穷的经典作品,而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更是令人大为叹服。他一生总共创作了100多首艺术歌曲,虽然在数量上不像德国的舒伯特那么浩瀚繁多,但是每一首都精致至极,令人惊叹。他的许多艺术歌曲,诸如《梦后》、《忧郁》和《月光》等至今都还频繁出现在音乐会上。《美好的歌》是福列创作中期的巅峰之作,完美展现了福列艺术歌曲创作的精髓。这部套曲是福列于1891-1892年间选用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PauⅣerlaine1844-1896)的同名诗集《美好的歌》所作。这部套曲抛弃了福列艺术歌曲忧郁淡然的典型特征,以一种幸福和快乐的基调呈现出来,具有了其独特的风格魅力。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美好的歌》的创作特征。福列这部套曲创作于19世纪末,此时象征主义已经在法国兴起并掀起了一股热潮,象征派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特点直接影响了福列的音乐创作;不管是在选词、旋律、节奏上,就连织体、钢琴伴奏上都能发现象征主义的明显印记。另一方面是《美好的歌》的演唱风格。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声乐学习经验,在基于创作特征之上,遵循作曲家的创作思路,追根溯源作详尽论述。从风格、发音、音色、咬字、气息、力度与情感等各个要素对整套歌曲进行全面把握,基于个人能力有限,只选取其中三首经典案例作为代表仔细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本人的努力,能让这部套曲更加广泛地被大家接受和喜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