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洞口方言的复数形式研究
【6h】

洞口方言的复数形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0 引言

0.1 洞口县的地理、历史、人口及语言使用情况

0.2 洞口方言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重点

0.3 汉语方言复数的研究综述

0.4 洞口镇话的语音系统

第一章 洞口方言的代词复数形式

1.1 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

1.2 指示代词的复数形式

1.3 疑问代词的复数形式

第二章 洞口方言的名词复数形式

2.1 用在指人名词后表复数

2.2 用在指物名词后表复数

2.3 用在集合名词后

2.4 不能附“哩啦”的名词

2.5 洞口方言名词复数助词“哩啦”的语法意义

第三章 洞口方言的动词性成分复数形式

3.1 动宾语短语后附“哩啦”

3.2 动词后附“哩啦”

第四章 洞口方言“哩啦”入句的要求

4.1 对名词的要求

4.2 对短语的要求

4.3 “哩啦”在句子中的成分

第五章 洞口方言复数形式和普通话复数形式的比较

5.1 洞口话和普通话复数形式的相同点

5.2 洞口话和普通话复数形式的不同点

第六章 洞口方言复数形式“哩啦”来源探讨

6.1 洞口方言的语气词“了[li?21]”

6.2 洞口方言的语气词“咧[lie21]”

6.3 洞口方言句中语气词的列举义和连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详细调查了洞口县洞口镇方言的复数形式。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全面研究洞口方言复数形式,重点分析表示复数意义的助词“哩啦[li551A21]”。文章运用语言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洞口方言复数形式从句法语义的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再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洞口方言复数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试图归纳出洞口方言表示复数意义的语法特点。
   本文共分为六章。
   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洞口县的地理、历史、人口及语言使用情况,介绍了洞口方言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给出了洞口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一章主要探讨代词复数。分析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后面跟复数有关的后附成分。重点对人称代词复数标记“侪”[ts(i)55]进行分析。洞口方言复数标记“侪”附着在单数人称代词“我”、“你”、“其”后,成为一个表示人称代词复数的语法成分。
   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名词复数助词“哩啦”[li551A21]。“哩啦”作为复数助词,既可以附在指人名词、普通名词、指物名词、动物名词后,还可以附在抽象名词、集合名词、地点名词后。在语义上“哩啦”既可以表示真性复数意义,还可以表示连类复数意义和类指义。第三章分析动词和动词性成分后附“哩啦”。“哩啦”在动宾短语后比较灵活,也可附在少数表活动事件的动词后,意义上表示连类复数,而不仅仅是列举。通过分析洞口方言动词性成分后附“哩啦”和普通话的不同点,为该方言和普通话的进一步对比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哩啦”的入句情况。“哩啦”在和名词的组合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前面的名词不能是表示时间、季节、节日、时令的词;“哩啦”不能附在独一无二的亲属称谓词后;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后附复数助词“哩啦”一般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有时候也做定语,基本不做谓语、状语、补语。
   第五章是把洞口方言的复数形式和普通话的复数形式进行比较。洞口方言中人称代词有复数标记“侪”,名词有复数的语法形式,即有专门的复数助词“哩啦”来表示,动词性成分也可以后附复数助词“哩啦”。普通话有表示名词复数意义的语法形式,但普通话的动词就不存在加复数标记表示复数意义的情况。
   第六章主要是探讨“哩啦”的来源。认为“哩啦”来源于句中语气助词“哩啦[li551A21]”。
   结语部分是对洞口方言复数形式特点的概括,与普通话的“们”相比,“哩啦”作为复数助词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功能强大。当然,对“哩啦”作为复数助词形成的原因还有待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作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