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80后”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研究
【6h】

“80后”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阐述

1.4.1 “80后”

1.4.2 图像

2 “80后”绘画作品图像化概貌

2.1 “图像化”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2.1.1 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

2.1.2 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的意义

2.2 简述近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图像化发展过程

2.3 “80后’’绘画创作的图像化发展的现状

2.3.1 思想观念的转变

2.3.2 绘画技术层面审美观念的转变

2.3.3 图像化视觉呈现方式

2.4 外界对“80后’’绘画创作活动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3 “80后”绘画作品图像化研究及原因分析

3.1 “80后’’绘画作品图像化的特征表现

3.1.1 形式语言的超现实

3.1.2 修辞语言的虚拟化

3.1.3 “感性”表达

3.1.4 潮流语言的日趋流行

3.2 “80后”绘画创作的图像化表现手法

3.2.1 图像复制法

3.2.2 图像改造法

3.2.3 图像诱惑法

3.2.4 图像处理法

3.2.5 图像拼接法

3.3 “80后”绘画作品图像化与50、60、70后的差异表现

3.3.1 举例50、60、70后绘画作品中的图像化表现

3.3.2 举例80后绘画作品中的图像化表现

3.3.3 差异化原因解析

3.4 “80后”绘画的图像化表现成因

3.4.1 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

3.4.2 社会转型的影响

3.4.3 价值取向多元化影响

3.4.4 受艺术传承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80后”绘画创作的发展探讨

4.1 “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所反映的问题

4.2 如何正确引导“80后”进行绘画创作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他们受当下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展现出来的绘画创作方式图像化的特征表现。借以希望为新生代绘画艺术家的绘画创作研究提供更多的观察窗口,引起大众对“80后”绘画创作的关注。
   “80后”出生在一个纷杂而变化多端的图像时代,信息全球化及优越的绘画条件,使他们的绘画创作夹杂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图像化”。基于此,本文以“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为立论,重点分述为3大部分。首先,通过对中国绘画作品中的图像化发展过程描述,引出“80后”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表现及发展现状,并详细分析他们绘画创作图像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其次通过列举实例,得出“80后”创作图像化特征表现与50后、60后、70后的差异化原因。再次,通过对“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表现的了解,谈论它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状,着重探讨在当下多元化语境下如何消减图像化所引起的问题,从加强青年艺术家思想教育和完善创新方式等方面做出分析,促进“80后”绘画创作的健康发展。最后,探讨与展望了“80后”图像化绘画的未来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