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态助词“者”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例
【6h】

动态助词“者”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3.1 “着”的本体研究

1.3.2 留学生使用“着”的偏误研究

1.4 语料来源

2.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动态助词“着”的偏误类型

2.1 “着”的滥用

2.1.1 “着”的泛化

2.1.2 可不用“着”而使用“着”

2.2 “着”的缺失

2.3 “着”的错位

2.4 “着”与“了”的混淆

2.5 “着”和“到”“在”的误用

2.6 “着”和“得”混淆

2.7 “着”的其他误用

3.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动态助词“着”的偏误原因分析

3.1 母语的干扰

3.1.1 英汉语言对比

3.1.2 英汉语言在“体”范畴上的比较

3.2 汉语的干扰

3.2.1 “着”的复杂性

3.2.2 汉语表达“持续”手段的多样性

4.汉语动态助词“着”的教学及相关建议

4.1 教学对策

4.1.1 “着”的教学难点

4.1.2 “着”的教学对策

4.2 教材的编写

4.2.1 教材编写的总原则

4.2.2 “着”在教材中的编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也一直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外国学生在使用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时出错率非常高,并且这些偏误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经整理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六类偏误:“着”的滥用,如“不必愁着没有水喝”;“着”的缺失,如“他们过很愉快的日子”;“着”的错位,如“大家正在上课着”;“着”与作为动态助词的“了”混淆,如“在北半球的枫叶国度,住了一名年龄与我相似的男生。”;“着”与介词“在”和“到”混淆,如“与其大家抱着一起渴死,不如咱们来个协定吧”;“着”与带“得”的补语结构混淆,如“他们放录音,吵着我都睡不着。”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本身在语法成分和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复杂性使得它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关于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的本体研究不胜枚举,非常完备。这些本体研究对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也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针对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研究还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在二语教学中存在的难题迟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从国别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进行偏误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教学对策的研究就更少了,而正是这一类研究对指导对外汉语教学能够产生最直接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方面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为考察对象,搜集他们使用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的语料,描写出现的偏误,并归纳偏误类型,具体偏误类型有七种:1.“着”的滥用,2.“着”的缺失,3.“着”的错位,4.“着”与作为动态助词的“了”混淆,5.“着”与介词“在”和“到”混淆,6.“着”与带“得”的补语结构混淆,7.“着”的其他误用。再逐一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结合语言学的知识以及二语习得的理论尝试探究偏误产生的深层根源,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母语英语的干扰,这主要在于英语与汉语在“体”范畴上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造成。2.汉语本身的复杂性,这主要在于汉语表达持续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着”本身语法意义和句法成分的复杂性。最后结合分析尝试给出如下教学对策:1.在讲授“着”的持续义时要结合汉语表达持续的多种手法并对比英语的进行式进行教学。2.教授“着”的动态静态二重性时要结合汉语动词的类别进行教学。3.在用英语对汉语字词和语法点进行释义的时候,要尽量准确;阐释与英汉语言中相近的语法范畴时,要注意区别两者的异同。4.“着”的语法点排序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大纲进行合理安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