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园网的隐喻形态分析
【6h】

校园网的隐喻形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校园网隐喻形态研究意义

1.2.1 校园网隐喻形态的研究意义

1.2.2 研究构想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校园网中隐喻的界定

2.1.隐喻的定义

2.1.1 汉语词典中隐喻及其相关术语的定义

2.1.2 隐喻的学术定义

2.2 隐喻的本质

2.2.1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2.2.2 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

2.2.3 隐喻的多学科研究

2.3 隐喻产生的原因

2.3.1 “语言贫困假说”

2.3.2 “思维贫困假说”

2.4 隐喻的特征

2.5 校园网中隐喻

3.校园网:物理校园的映射

3.1 背离还是融合:隐喻与“物理校园”

3.2 幻象与知觉的完形

4.校园网:文化理念的图示

4.1 物质文化的图示

4.1.1 学校环境在校园网中的图示

4.1.2 设施文化在校园网的中图示

4.2 精神文化的图示

4.2.1 校风在校园网中的图示

4.2.2 教育观在校园网的中图示

5.校园网:现实校园的类比

5.1 校园网作为“生活之窗”

5.2 校园网作为“发展之窗”

5.3 校园网作为“教育之窗”

6.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隐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亚里士多德将隐喻视为一种用于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修辞表达。1980年Lakoff和Johnson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从而使得隐喻研究进入新纪元。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范畴,也属于思维和认知的范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用于修辞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学者对隐喻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
  研究校园网的隐喻形态,是对校园网本体的解析,也是在现代人文学科话语中关于校园网本体的理论塑模,本研究立足校园网的独特品质,通过新的理论话语,在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里重构校园网本体。
  本文从校园网作为“物理校园的映射”、“文化理念的图示”、以及“现实校园的类比”三个方面入手,解析校园网是源于现实校园却高于现实校园,是现实校园空间和时间的延伸。
  建构校园网本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研究者力图把校园网的存在归结为某种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然而本文试图通过挖掘“校园网的隐喻形态”,讨论校园网的本体。
  隐喻是人类思维的起源,无论是在图示表达还是文字概念的表达,隐喻都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自己不可缺少的方式。校园网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隐喻在其创作和应用方面都有着“基源”的作用。
  总之,校园网发展这一股潮流已经不可以忽视,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通过隐喻分析真正地融合校园网与现实校园,发展学校文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