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培养初探
【6h】

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培养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与文献综述

1.初中古诗文背诵兴趣现状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1 初中古诗文背诵兴趣调查内容统计

1.1.1 古诗文背诵的兴趣调查

1.1.2 古诗文背诵的动机调查

1.1.3 古诗文背诵的时间调查

1.1.4 古诗文背诵的范围调查

1.1.5 古诗文背诵的方式调查

1.1.6 古诗文背诵的效果调查

1.1.7 古诗文背诵的环境调查

1.2 初中古诗文背诵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1.2.1 背诵兴趣不够浓厚

1.2.2 背诵目的不够明确

1.2.3 背诵时间不够充足

1.2.4 背诵方式过于机械

1.2.5 背诵效果没有达标

2.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培养意义及理论依据

2.1 兴趣的内涵、分类及“真兴趣”概念界定

2.1.1 兴趣的内涵与分类

2.1.2 “真兴趣”概念界定

2.2 初中古诗文背诵的重要意义

2.2.1 背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重要经验

2.2.2 背诵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2.2.3 背诵是古诗文学习切实有效的途径

2.2.4 背诵古诗文是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

2.3 “真兴趣”对古诗文背诵的意义

2.3.1 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2.3.2 “真兴趣”对古诗文背诵的意义

2.4 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培养的理论依据

2.4.1 兴趣心理依据

2.4.2 记忆心理依据

2.4.3 学生心理依据

3.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培养路径与策略探讨

3.1 科学选编背诵内容

3.1.1 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评价

3.1.2 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要求

3.2 合理规定背诵数量

3.2.1 背诵数量的两种观点

3.2.2 量体裁衣,合理安排

3.3 灵活运用背诵策略

3.3.1 外部刺激,诱发背诵兴趣

3.3.2 内在强化,维持背诵兴趣

3.3.3 体验成果,强化背诵兴趣

3.4 全面优化背诵环境

3.4.1 优化班级背诵环境

3.4.2 优化校园背诵环境

3.4.3 优化家庭背诵环境

3.5 实施多元背诵评价

3.5.1 背诵评价概述

3.5.2 背诵评价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初中生古诗文背诵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诵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之一。从相传千年的语文教育实践来看,背诵法符合汉语言的习得规律,对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正面意义。但是,就初中古诗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背诵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背诵兴趣不高、动机不明、时间过短、范围狭窄、方式单一、效果较差、环境不良等方面。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兴趣的缺乏是影响古诗文背诵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能够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生成。且长久、稳定的兴趣能够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对古诗文背诵具有抵触、厌烦心理,不能以愉快而持久的积极情绪投入到古诗文背诵中来,从而导致古诗文学习的低效。这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许多语文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许多激发古诗文背诵兴趣以改善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方法。但这些研究极少关注长久稳定的兴趣对古诗文背诵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将“背诵”与“兴趣”相结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些培养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途径与策略,以期为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在长沙市北雅中学进行的古诗文背诵现状调查。以背诵兴趣调查为重点,了解了初中生的古诗文背诵现状,对初中生古诗文背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二部分阐释了“兴趣”这一心理学概念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类,进而对“真兴趣”这一概念做出界定。分析了初中古诗文背诵的意义及“真兴趣”对古诗文背诵的重要意义。并从兴趣心理、记忆心理和学生心理三个方面为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在前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培养路径与策略。有科学选编背诵内容、合理规定背诵数量、灵活运用背诵策略、全面优化背诵环境、实施多元背诵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策略。
  笔者从语文教育学和心理学出发,运用文献、调查、分析、总结等方法和手段,提出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概念,针对初中古诗文背诵兴趣的现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综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培养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培养初中古诗文背诵“真兴趣”的具体路径与策略。希望以培养“真兴趣”为切入点,为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可行性意见,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古诗文背诵效果,促进古诗文学习,从而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