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姜文电影的主题内涵和美学风格
【6h】

试论姜文电影的主题内涵和美学风格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姜文电影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英雄的落寞与消亡

第二节 情感的虚无与缺失

一、爱情的脆弱

二、亲情的残缺

第三节 压抑与自由

第四节 人性反思与社会批评

一、对人性的反思

二、对社会的批评

第二章 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

第一节 “陌生化”的叙事策略

第二节 荒诞戏谑的叙事手法

一、荒诞夸张的情节

二、幽默戏谑的台词

第三节 破碎化的叙事特征

第三章 姜文的电影语言

第一节 影片色彩

一、色彩的高度内容化

二、绚烂与压抑

第二节 影片镜头

一、特写镜头

二、运动镜头

第三节 影片音乐

一、庄重与严肃的消解

二、悲喜交融的表现

三、柔情凄美的渲染

第四节 意象符号及其类型化

一、疯子与傻子

二、文化人

三、当权者

四、其他意象符号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姜文作为一名导演,截至目前一共拍摄了五部电影,分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鬼子来了》(2000年)、《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让子弹飞》(2010年)、《一步之遥》(2014年)。他凭借其五部电影独步影坛,每部作品都被打上属于姜文的“标签”。从主题内涵上看,姜文的每部电影都在荒诞戏谑的故事背后有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与现实意义,从美学风格上看,他坚持突破常规,追求独特的个性,善于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主观化、荒诞幽默、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内核,是其电影最大的特点。
  本文主要从姜文电影的主题内涵和美学风格两大方面进行探讨。姜文电影的四大主题都是通过表层的喜来衬托内里的悲,他通过对英雄形象的消解、脆弱情感的描述、自由与压抑的对立以及对人性的反思与社会的批评流露出这种悲剧意识,营造出了“外喜内悲”的艺术氛围。
  姜文电影的美学风格包含叙事风格和电影语言两大方面。在叙事策略上姜文擅长运用“陌生化”叙事,解构传统叙事模式;同时通过荒诞戏谑的叙事手法来丰富故事情节和语言;姜文电影呈现出破碎化的叙事特征。电影文本隔离了故事原本的因果关系,从而使传统的叙事模式流畅度降低,逻辑性减弱。
  姜文的电影语言分别从色彩、镜头、音乐、意象符号及其类型化四个方面解读。姜文影片色彩对比强烈,五彩斑斓,具有魔幻主义风格;姜文影片音乐大气嘹亮与柔情凄美相互交织;姜文影片特写镜头表达强烈的情感,而运动镜头使影片节奏紧凑;姜文电影影像的类型化传递影片深邃的寓意。姜文的电影语言富有主观性和表现性,情感强烈,这些电影语言凸显了姜文电影“外喜内悲”,理想与现实矛盾交织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