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司马迁对《尚书》的文学接受
【6h】

司马迁对《尚书》的文学接受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司马迁对《尚书》叙事写人的接受

第一节司马迁对《尚书》叙事的接受

第二节司马迁对《尚书》写人的接受

第二章司马迁对《尚书》语言修辞的接受

第一节司马迁对《尚书》语言的接受

第二节司马迁对《尚书》辞格的接受

第三章司马迁对《尚书》文艺观念的接受

第一节司马迁对《尚书》文学观的接受

第二节司马迁对《尚书》音乐观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史记》之所以能够立于中国文学之林,并且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和检验而始终熠熠生辉、光芒万丈,最关键的原因是司马迁能够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既吸收先秦史传文学的营养,又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纪传体形式。 司马迁对《尚书》的文学接受,主要体现在对叙事写人、语言修辞和文学观念的接受这三个方面。在叙事写人方面,《尚书》作为《史记》的源文献,其保存的先王事迹、言行、政策,给《史记》虞夏商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供了可供叙述的空间。但司马迁接受《尚书》史料的同时,也兼收并蓄,广泛引用了诸子百家中的历史记载,这使得《史记》中的叙事与《尚书》有所区别。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史记》对《尚书》的接受,主要体现为司马迁对《尚书》人物类型的接受,人物类型从单一的明君贤臣到种类繁多的人物群像,值得一提的是《史记》出现了众多的民间人物,民间立场和民间话语占有一席之地。司马迁还梳理了《尚书》中的人物关系,并将其归纳到黄帝这个大家族中。对《尚书》人物性格的接受,体现为司马迁将《尚书》平面化的人物立体化,赋予人物以真情实感,将《尚书》中以理想人格为主的人物转变成《史记》中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相结合的人物形象。对《尚书》人物刻画手法的接受,体现为司马迁运用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描摹人物心理,丰富人物的精神世界,虚构人物的生平事迹,增添具有传奇性的故事情节。通过语言描写,以人物之口说出人物自身的性格。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的一言一行。 在语言修辞方面,从《尚书》到《史记》,语言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上古的语言“佶屈聱牙”,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了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史记》引《尚书》,在原句基础上,既有增损简益,又有同义替换。本人依据语言、经济、简约、恰当的原则,比较两者之间的细微差距,选择合适的语句,分析司马迁改换经文的初衷,从中考察作者独特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上古到西汉的语言演变规律。司马迁对《尚书》辞格的接受,笔者主要以比喻、引用、夸张、排比和对偶为例。《尚书》的比喻手法,喻体单一,内容简单,司马迁在《史记》中将明喻、暗喻、借喻三者结合,扩大了比喻的方式,丰富了比喻的内容。《尚书》的引用手法以“我闻曰”“古人有言曰”“言曰”为主,司马迁在《史记》中广泛引用经传典籍、名人名言、民谚童谣等,引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尚书》的夸张手法,使用较少,司马迁在《史记》中既有对人物动作和外貌的夸张,也有对数量的夸张,还有对人物情绪的夸张。《尚书》的排比和对偶手法,较为常见,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排比手法更讲究气势,运用对偶手法更注重结构。《史记》一书,为后世修辞学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在文艺观念方面,司马迁继承了《尚书》中以“诗言志”为代表的文学观,并且将其发展为“发愤著书”观。两者一从文学反映思想和情感,一从思想和情感受到压抑,需要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角度出发,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司马迁对《尚书》艺术观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对音乐观为代表的艺术观的创新,《尚书》中的音乐体现在诗乐舞相通、音乐与人心相通、音乐与政教相通这三个方面,司马迁在此基础上,不仅注重诗舞、人心、政教对音乐的作用,同时也能重视音乐对其的反作用。 今后需要改进和思考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尚书》中除以上提及的“诗言志”之外,是否还涉及其他的文学观念,比如说“文质”“义法”等,分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尚书》文学观念的发挥,不能仅仅从文中找出相似的语句直接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深入剖析在《史记》一文中,对《尚书》相关文学观念的运用。《尚书》中的艺术观念,除了音乐观之外,还有对于美术的记载。《顾命》中有对室内布置、器皿、车服详细地描写,室内布置、器皿、车服的颜色花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朴素的美术观念。如《顾命》中关于室内布置的描写有“黼扆缀衣”“黼纯”“缀纯”“画纯”“玄纷纯”“赤刀”等,《考工记》曰:“白黑谓之黼。”这是从颜色的角度上来解释“黼”,也有从花纹上解释,认为“黼”是指在屏风上雕镂斧头形状的花纹。关于车服的描写有“麻冕黼裳”“麻冕蚁裳”“麻冕彤裳”“布乘黄朱”等,“黼裳”指冕服上面有花纹,“蚁”郑康成释为玄色,“彤”意为赤色。关于宝玉的描写有“华玉”“文贝”等,“华玉”是五色文,“文贝”是黄白文,皆是玉的颜色。《顾命》作为一篇保存周朝君主丧礼和即位礼的文献,其对于颜色、花纹以及布置的描绘,可以反映上古时期的美术观念。《顾命》中的颜色基本以黄、白、朱、玄这几种为主,色调庄重,气氛肃穆。周礼与殷礼一脉相传,《尚书·洛诰》出现了两次“咸秩无文”,可知周礼讲究质朴无文。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尚书》的美术观是否有所继承发展,这仍然是值得深思的一个方面。

著录项

  • 作者

    韦群;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松青;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司马迁; 尚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