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国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偏误分析
【6h】

外国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偏误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1.3.1 语料来源

1.3.2 符号说明

1.4 研究理论基础

1.4.1 偏误分析理论

1.4.2 相关语法理论

1.5 研究综述

1.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分类研究

1.5.2 对外汉语教学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

第2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偏误分析

2.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使用偏误情况统计

2.1.2 基于暨南大学语料库非疑问用法偏误情况统计

2.1.2 问卷调查非疑问用法偏误情况统计

2.2 语义平面分析

2.2.1 语义特征

2.2.2 语义偏误考察与分析

2.4 语用平面分析

2.4.1 语用特征

2.4.2 语用偏误考察与分析

第3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偏误原因及教学策略

3.1 偏误原因

3.1.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自身的复杂性

3.1.2 目的语过度泛化

3.1.3 教学因素的影响

3.2 教学策略

3.2.1 教材编排应科学合理

3.2.2 课堂教学应有的放矢

3.2.3 学习策略应积极有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疑问代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代词。其中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意义丰富,结构复杂,也是留学生常常出现大量偏误的语法点。尽管现阶段的理论成果颇丰硕,但是大部分只是从母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研究,针对二语习得方面的探讨还不是很成熟。本文运用语料库数据统计、偏误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和问卷调查,对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怎么”“怎么样”“怎样”“几”“多少”的非疑问用法偏误进行系统考察后归纳分析,并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偏误分析入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来源、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说明了语料来源及符号标记,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是偏误分析和三个平面中的语义与语用语法理论,从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分类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大方面概述了现今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偏误分析时,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整理和统计,根据统计的数据对偏误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语义和语用平面依次对这十个疑问代词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总结了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偏误类型。
  基于以上偏误分析,从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自身的复杂性、目的语过度泛化和教学因素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留学生形成偏误的原因,同时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在教材编排、课堂教学和学习策略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有所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