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研究
【6h】

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人文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分析人文教育众多定义的基础上,本方将人文教育定义为“成人”教育,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 在对人文教育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育人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特征作出阐述,指出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当前高校人文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到教学资源等均存在着问题。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来看,人文教育具有非量化性、非功利性、延续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从历史上看,近代以来,教育被寄予“救国”之功用,建国后,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从现实来看,包括市场经济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冲击、过度的意识形态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以及教学方法的“格式化”等原因。 本论文为当代高校人文教育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一、重建教育理念。我们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的,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加强领导教育观念的革新等; 二、完善教育体系。这其中有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丰富等; 三、改革教学及考试方式。要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追求多样的特点,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观,注意人文教育中体验、感悟的运用,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现代技术工具,使教学手段及人文教育考试方法多样化。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强化教师的人文教育自觉意识,而人文教育的非量化性特点,则要求教师成为教科书的体认者。 五、促成人文环境形成。从微观层面的学生群体的人文氛围、到中观层面的校园文化氛围及至宏观层面的社会人文大环境的形成,都对人文教育的最后实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在分析当前人文教育现状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经济下高校人文教育育人环境的新变化、教育对象呈现出的新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