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业压力视角下的过度劳动问题及其规制研究
【6h】

职业压力视角下的过度劳动问题及其规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职业压力表现

1.2.2 职业压力成因

1.2.3 职业压力对策

1.2.4 职业压力与健康关系

1.2.5 过度劳动表现

1.2.6 过度劳动成因

1.2.7 过度劳动对策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职业压力与过度劳动的相关理论

2.1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2.2 工作要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型

2.3 劳动策略选择模型

2.4 劳动关系平衡理论

第3章 职业压力与过度劳动关系研究

3.1 职业压力结构因子分析

3.1.1 职业压力研究对象与方法

3.1.2 职业压力研究结果与分析

3.2 过度劳动结构因子分析

3.2.1 过度劳动研究对象与方法

3.2.2 过度劳动研究结果与分析

3.3 职业压力与过度劳动结构关系分析

第4章 职业压力视角下的过度劳动效应

4.1 过度劳动负面影响

4.1.1 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4.1.2 影响家庭和谐稳定

4.1.3 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

4.1.4 降低劳动者个人福利

4.1.5 典型案例分析

4.2 过度劳动原因分析

4.2.1 组织原因

4.2.2 职业原因

4.2.3 家庭环境原因

4.2.4 员工个体原因

第5章 过度劳动的规制

5.1 过度劳动的预防

5.1.1 积极引导主流价值观,牢固树立科学劳动观

5.1.2 开展过度劳动的体系性研究

5.1.3 完善法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5.1.4 建立过度劳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5.1.5 健全劳动市场,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5.2 过度劳动的应对

5.2.1 加强对过度劳动的劳动保障监察

5.2.2 扶持养生和健康管理企业,加快培养相关人才

5.3 过度劳动的后果处理

5.3.1 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5.3.2 明确过劳死的法律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2000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例“过劳死”案件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种由于社会转型而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伤害的现象使公众有所警觉,并逐渐意识到“过度劳动”已在我国蔓延开来。尤其近几年来,劳动者因加班过度导致“过度劳累”甚至造成“过劳死”的报道时而见诸报端。学界逐渐开始重视“过度劳动”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试图在总结和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认知交互作用模型、工作要求-控制-社会支持模型、劳动策略选择模型以及劳动关系平衡理论,对职业压力和“过度劳动”进行结构化分析,希望通过职业压力视角探讨“过度劳动”的影响机制和形成机制。进而在微观层面上讨论分析了“过度劳动”对个人的负面影响,并从组织、职业、家庭环境和员工个体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力争使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明显化,最后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规制手段,分为预防、应对和后果处理三个层次,以期尽量消除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