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洛特的网》的翻译实践报告
【6h】

《夏洛特的网》的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实践简介

第三章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引言

3.2 接受美学理论简介以及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3.2.1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3.2.2接受美学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3.3目标文本的翻译原则

3.4 翻译过程描述

3.4.1 译前准备

3.4.2 翻译流程安排

3.5 小结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引言

4.2 语音层面

4.3词汇层面

4.4修辞层面

4.5文化层面

第五章 问题与不足

第六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源语文本

附录2 译本

展开▼

摘要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研究对象选自《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 Web),节选第15章至21章的内容。《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Web)是由美国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所著,于1952年出版,成为了极受孩子们喜欢的少年文学经典著作。讲述的是一只蜘蛛如何让一只瘦小的猪顺利活下来的故事,夏洛特用那柔韧无比的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美丽的友谊之网,激起读者心中无尽的爱与感动。
  本文是儿童文学翻译实践,原文字数为10547,由笔者独立完成。通过对该翻译实践过程和译文案例的分析,报告重点探讨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儿童在心理、认知、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译作出富有童趣的译本。
  在报告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以及难点,选择接受美学理论指导本文的翻译实践,将儿童的接受放在首位,并提出了目标文本的翻译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将接受美学理论与具体的翻译实践相结合,主要从语音方面、词汇层面、修辞层面和文化层面对翻译策略的运用进行了案例分析。
  报告表明,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时,译者不能忽视目标读者-儿童的重要地位,译本要符合儿童文学的特点,语言既要通俗易懂,还要生动有趣。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译者更要去研究新时代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译作出更加符合现代儿童语言习惯的译本。本文的翻译实践旨在为儿童文学翻译实践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