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6h】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设备与材料

1.1.主要仪器

1.2.主要试剂

1.3.主要试剂的配制

1.4.试验对象

2 试验方法

2.1.鼻咽癌患者CTC的分离与鉴定

2.2.CD44(+)CTC的分离与鉴定

2.3.分析内容

2.4.统计分析

结果

1.利用CD45/CK18/FISH-CEP8可检测出鼻咽癌患者CTC

2 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1.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的关系

2.2.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2.3.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原发肿瘤大小的关系

2.4.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

2.5.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远处转移情况的关系

3 循环肿瘤细胞数目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4 循环肿瘤细胞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4.1.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和疾病进展的关系

4.2.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Ⅲ-Ⅳ期患者治疗疗效的关系

5 FISH-CEP8/CD45/CD44可检测出CD44+CTC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循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检测,分析循环肿瘤细胞与鼻咽癌患者的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织病理类型、疾病进展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选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葛洲坝中心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仁和医院首次就诊的鼻咽癌患者共68例,依据鼻咽癌2008版TNM分期标准,I期5例,Ⅱ期12例,Ⅲ期28例,Ⅳa期13例,Ⅳb期10例;其中T1期19例,T2期23例,T3期15例,T4期11例;N0期13例,N1a期8例,N1b期10例,N2期24例,N3期13例;M0期58例,M1期1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且TMN分期明确,无其他肿瘤,无活动性感染,无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I-Ⅱ期鼻咽癌患者首诊时予以根治性调强放疗,处方剂量为95%PGTVnx=72.6Gy/2.2Gy/f×33F,95%PGTVnd=72.6Gy/2.2Gy/f×33F,95%PTV1=62.04Gy/1.88Gy/f×33F,95%PTV2=56.76Gy/1.72Gy/f×33F;Ⅲ-Ⅳ期患者先予以2周期DF(顺铂,25mg/m2, d1-d3;5-氟脲嘧啶600mg/m2,d1-d5)方案诱导化疗,再行根治性调强放疗(方案同上),放疗结束休息1月后,31例患者再接受4周期化疗(DF方案或TD方案)。所有患者于临床治疗前抽取外周血7.5ml进行CTC检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法富集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富集后细胞涂片,应用CD45、CK18、FISH-CEP8及DAPI标记细胞。同时抽取10例健康人全血标本作为CTC检测效率的对照组。
  结果:68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67例检测出CTC,检出率为98.5%,CTC的阳性率(CTC≥3为阳性)为60.3%(41/68),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未检测出CTC。依据TNM分期(Ⅰ-Ⅲ期与Ⅳ期)不同,CTC阳性率分别是51.1%(23/45)、78.3%(18/23), CT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根据淋巴结转移状况(N0、N1、N2、N3期)不同,CTC阳性率分别为38.5%(5/13)、55.6%(10/18)、66.7%(16/24)、76.9%(10/13),CTC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94);根据原发肿瘤大小(T1、T2、T3、T4期)不同,患者CTC阳性率分别为36.8%(7/19)、65.2%(15/23)、73.3%(11/15)、72.7%(8/11),CT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根据远处转移情况(M0、M1期)不同,CTC阳性率分别为55.2%(32/58)、90.0%(9/10), CT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鼻咽癌患者CTC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不存在相关性。
  68例鼻咽癌患者检测出CTC数量范围在0-12个/7.5ml,平均(4.13±2.51)个/7.5ml。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TC数量也随之增加:Ⅰ-Ⅲ(3.71±2.33)、IV(4.96±2.69),但CTC数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较于未远处转移患者,CTC数量在转移患者中明显增高:M0(3.86±2.36)、M1(5.70±2.91),两组CTC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将患者分为Ⅰ组(CTC<5)和Ⅱ组(CTC≥5),Ⅰ组晚期(IV期)患者所占比率为23.1%,Ⅱ组晚期(IV期)患者所占比率为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Ⅰ组远处转移(M1)患者所占比率为7.7%,Ⅱ组远处转移(M1)患者所占比率为2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
  对6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发现有17例出现疾病进展,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74.6%。根据不同分期(Ⅰ-Ⅱ和Ⅲ-Ⅳ期),Ⅰ-Ⅱ期患者中有1例进展(5.9%),Ⅲ-Ⅳ期患者有16例进展(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阳性患者中有14例进展(34.1%),CTC阴性患者中有3例进展(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在Ⅲ-Ⅳ期鼻咽癌患者中,31例接受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辅助化疗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疾病进展,疾病进展率为16.1%。而19例接受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的患者中有11例出现疾病进展,疾病进展率为57.9%;16例疾病进展患者中CTC阳性患者14例(87.5%),34例无疾病进展患者中CTC阳性患者21例(61.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TC阴/阳性、治疗方式与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P<0.05)。在35例CTC阳性Ⅲ-Ⅳ期患者中,接受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患者的疾病进展率为83.3%,接受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辅助化疗患者的疾病进展率为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运用免疫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到鼻咽癌中循环肿瘤细胞。2.本研究发现鼻咽癌患者CTC的阳性率与肿瘤临床总分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分期越晚、有远处转移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分期较早、无远处转移者。CTC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分期、N分期无相关性。3.本研究发现鼻咽癌患者CTC数目与鼻咽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临床分期越晚,有远处转移者,CTC数量越高。4.鼻咽癌患者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74.6%,且分期越晚、CTC阳性,发生疾病进展的可能性越高。5.对于CTC阳性Ⅲ-Ⅳ期鼻咽癌患,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辅助化疗可能是更理想的治疗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