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真性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6h】

真性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绪论

第一章真性作文概论

第二章真性作文教学具体操作

一、破冰阶段(2003、9-2004、2)

二、构建阶段(2004、2-2004、7)

三、提升阶段(2004、9-2006、6)

第三章真性作文教学反思

第四章真性作文教学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是教学实践的总结,结构上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逻辑上循着由浅入深的思路行进,内容上则是以个案的形式呈现;同时它又是教学理论的阐释,这种理论阐释既包括教学实践前理论的初步成型,即真性作文概念的提出,又包括教学实践中理论的萃取,还包括教学实践后的理论反思。 真性作文即以真情作为核心,以率性作为表征,以真实的情感、细小的切入、实在的材料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作文。真性作文的“真”即“真情”之意,准确说是“真实的感情”,按海德格尔说的,就是“真是作为某物而存在的存在者之无蔽状态。真就是存在的真。”其核心是“情”,强调“真”的特性,之所以叫“真性作文”而不叫“情性作文”,意在突出在应试作文时代背景下“真”的现实意义;“性”取“性情”或“情性”之义。 真性作文教学以一个初中教学班为实施平台,进行了约三年系统性实践。这种实践的系统性表现为不仅把学生的作文纳入真性作文的轨道,而且课堂教学和课内外阅读都渗透了真性作文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三者全方位、多角度的直接对接。真性作文教学实践按照破冰、构建和提升三个阶段进行。破冰阶段以周记为核心,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瓦解学生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构建和形成一种以自我意识为内驱力、以真情表达为核心、以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为原则的作文理念。构建阶段的重心放在学生周记实现真性作文特征的转向,即周记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注重对现实客观事实的挖掘与提炼,不因纠缠于事实而迷失方向,所谓“洞明世事”是追求的目标;二是不容许记流水帐,力避就事论事的琐碎表达;三是竭力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以真善美作为标准去评判社会现象,正确引导个人的情绪抒发和情感表达,实现情感的升华和修养的提升。提升阶段,焦点放在艺术的表达上。提升学生周记的艺术表达,也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可观可感”的“陌生化”、海德格尔所说的“真”(无蔽状态)的“创建”、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具体就落实到词句、段落、篇章、结构甚至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实现综合提升。 真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彻底打破了应试作文的话语霸权,为作文教学以一种常规的姿态自然生长创造了环境。作为一种实验,虽然它以个案的形式呈现,却在与应试作文的对抗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真性作文扎根于这个时代,它以宏观的视野,关注着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流,更重要的是它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田,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包容着作为独生的这一独特的群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