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释与心灵的本质——以丹尼特为个案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
【6h】

解释与心灵的本质——以丹尼特为个案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在对话与阐释中探索哲学创新之路(代前言)

导论 基调与挑战:确定对话的主题和对象

第一节常识心理图像的内容及其问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基调与面对的挑战

第三节与丹尼特对话何以可能

第一章心灵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节第一人称方法与第三人称方法

第二节通向心灵的两条途径

第三节异己现象学方法

第二章心理语言的语义学

第一节心理语言的“语言游戏”

第二节心理语言的“逻辑地理格局”

第三节心理语言的指称属性

第四节从意向现象到意向描述

第三章意向解释与科学解释

第一节三类意向心理学

第二节三种解释立场

第三节意向解释的原则

第四章心理内容的本质、存在方式与来源

第一节心理内容的本质

第二节心理内容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心理语义性的来源

第五章意识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笛卡尔剧场”模型及其难题

第二节多草稿模型

第三节自我的本质

第六章解构感受性

第一节色觉感受性

第二节颠倒的感受性

第三节黑白玛丽与知识论证

第四节蝙蝠感觉的样子

第七章心灵的实在性问题

第一节自然主义范式下的本体论承诺

第二节工具主义——心灵类似于引力中心

第三节模式主义——心灵是真实的模式

第八章心灵的进化问题

第一节产生-测试之塔

第二节大脑中的进化

第三节文化的举重机

结语 在什么意义上说有心灵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问题是哲学的中心,创新是哲学的灵魂。创新蕴涵在对问题的阐释之中,而作出新的阐释需要在各个研究领域间展开广泛的对话和沟通。本文秉承对话与阐释的精神,围绕常识心理观的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面对的挑战,通过分析丹尼特的心灵哲学思想,尝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与融通,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心灵的本质问题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 丹尼特的心灵研究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把协调常识与科学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线。他始终把物理世界如何能产生出心灵作为思考的焦点,通过跨学科研究,对意向性、意识、感受性等的本质作了深入剖析,为心灵的自然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把意向系统理论作为洞察心灵的“普照之光”。他始终关注内容(意向性)和意识两大问题,并把内容理论(意向系统理论)作为整个心灵理论的基石,用于解释一切心理现象。三是把进化论作为消融一切理智神话的“万能酸”。丹尼特认为,进化论为协调心理与物理、常识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世界观,是解释心灵本质的终极根据。为此,他从遗传进化、大脑进化和文化进化三个方面,描绘了心灵和意识的起源和演化历程。四是把“直觉泵”作为主要论证手段。直觉泵就是思想实验或故事。丹尼特认为,他的直觉泵比传统的定义和形式论证方法更能表达他的主张,他的思想就在他的故事之中。 选择丹尼特作为对话的对象,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丹尼特坚持的是中间立场,涉及的内容广泛,从他的心灵哲学思想可以看到当代心灵研究的全貌;二是丹尼特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关注的问题相似,两者的本体论取向、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多有契合之处,而且他所批判的问题有些也是国内哲学界曾经出现或仍然存在的问题,把他作为对话的对象既可以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借鉴;三是丹尼特致力于推动多学科的融合和汇通,这对于推动国内哲学界内部、哲学界与科学界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共分七大部分11章(含代前言、导论和结语)。第一部分(代前言和导论)阐述研究目的和理论背景,确定对话的问题和对象。第二部分(第1章)探讨心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重点剖析丹尼特的异己现象学。第三部分(第2章)通过分析维特根斯担、赖尔和丹尼特的心理语言观,探讨心理语言的语义学特征。第四部分(第3-6章)分心理解释、心理现象、心理属性三个方面,依次分析丹尼特的解释理论、内容理论、意识模型及其对感受性质的解构。第五部分(第7章)集中讨论心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重点分析丹尼特的工具主义、模式主义思想。第六部分(第8章)研究心灵的进化问题。第七部分(结语)探讨我们关于心灵的不同谈论层次,基本观点是:谈论心灵应把心理实在、心理现象、心理观念和心理语言严格地区别开,否则就可能误入陷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