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文性研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6h】

互文性研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第一章引言

1.1问卷调查

1.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反思

1.4运用互文性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互文性的起源与发展

2.2 互文性表现的层面

2.3国内外研究现状

2.4互文性研究的意义

2.5阅读教学与互文性的关系

第三章互文性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3.1互文阅读

3.1.1互文阅读的目的

3.1.2互文阅读的方法

3.2互文阅读实践

3.2.1联想、渗透阅读

3.2.2联系、推理阅读

3.2.3参照、互动阅读

3.2.4比较阅读

第四章教学实验

4.1教学实验目的

4.2实验对象

4.3实验时间及安排

4.4实验过程

4.5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实验前

4.5.2实验中

4.5.3实验结束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审视了互文性与高中阅读教学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强调各个文本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各种文本相互交织,彼此牵连,组成一个无限开放的网络,以此构成文本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任何文本的写作与阅读都有赖于这个文本和其他文本的关系。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引用、改写及扩张,所有的文本都处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这使得对各种文本的理解都要依赖这种相互关系。根据这一理论,阅读被看作是一种互文活动,它强调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以语篇为媒介的动态交际过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包含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互文性是读者感知的主要模式。研究互文性理论并把它与高中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对作品的解读高屋建领,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蕴和意义。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符号学家、批评家朱丽亚·克里丝蒂娃提出“互文性”理论开始,它立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在阅读写作方面的作用。研究证明,互文性理论在阅读方面有具大作用,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综合的、立体的解读文本的方法,从而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鉴于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状况,又决定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如何将互文性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却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过程,本文在第三章以四篇高中阅读课课文为例,详细介绍了“互文阅读”的具体做法,运用联想、参照、渗透、对比、推理、图式、互动等方法,让学生在联系、比较中受到启发,得到感悟。领略到文章间的借鉴与影响,继承与发展,参悟到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及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对武汉市石牌岭中学2005级的400多名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面对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阅读方法单一、阅读效率低、理解能力差的现象,作者设想将互文性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目的旨在尝试逐步改变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状况,培养他们运用多方联想、综合理解、积极互动的方式来参与阅读学习,让他们获得“思接千裁,视通万里”的心智动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 为了证明互文性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否有效,“互文阅读”是否可行,本作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该实验的对象是武汉市石牌岭中学高中的两个各50人的平行班,采取的方法是对照班按常规教学,实验班采取“互文阅读”的方式教学。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互文性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想是可行的,结果是可喜的,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成绩呈阶梯状攀升,由实验前的人均分31.49,到实验中的人均分48.6,再到实验结束时的59.4,前后相差27.91分,而对照班学生的阅读成绩却变化不大,前后仅相差9.2分。对互文性的研究不仅仅有它的理论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实际意义。目前,很少人尝试将互文性理论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以本文的研究有可能对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阅读教学方面的探讨和提高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