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
【6h】

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诉求

(二)实践呼唤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

一、教育管理的理解

(一)对管理的理解

(二)对教育管理的理解

二、伦理的解读

(一)伦理与道德

(二)伦理的本质

三、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界说

(一)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内涵

(二)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特性

第二章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

一、何以可能:教育管理内在具有伦理的属性

(一)人性假设:教育管理的价值前提

(二)善之表征:教育管理的伦理属性

二、何以必要:伦理具有教育管理的价值与功能

(一)伦理的教育管理价值

(二)伦理的教育管理功能

三、关系厘清: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与相关基础之关联

(一)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与教育管理科学基础

(二)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与教育管理法律基础

第三章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伦理作为基础

一、教育管理的善恶(伦理)标准

(一)伦理道义论与伦理目的论存在的分歧

(二)超越分歧:教育管理的基本伦理立场

二、作为教育管理之基础的伦理原则

(一)恪守人道

(二)发扬民主

(三)崇尚公平

(四)坚持公益

第四章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及其启示

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及其启示

(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之考察

(二)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之启示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及其启示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之考察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之启示

三、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及其启示

(一)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之考察

(二)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之启示

第五章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之反思

一、现状扫描: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之表征

(一)人道之残缺

(二)民主之遮蔽

(三)公平之戕害

(四)公益之褪隐

二、归因分析: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之探因

(一)传统文化消极因素之影响

(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之作用

(三)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之缺陷

(四)教育管理伦理研究之缺失

第六章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之重建

一、树立主体教育管理观

二、创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

三、加强管理主体的人格塑造

四、推动教育管理伦理的制度化

五、发展教育管理伦理学学科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水平相对低下和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伦理缺失或道德失范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无论着眼于进一步抬升我国教育管理的理论水平,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理论品位,还是为改善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伦理基础严重缺失的状况计,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研究。有基于此,笔者将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研究确定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希望通过对该论题的深入研究,对改善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现实状况都有所助益。本研究内容,概括而言,就是在科学阐明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内涵与特性基础之上,从教育管理与伦理之间的双向价值互动关系入手,通过对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的学理追问,以及对教育管理以何种伦理作为基础的科学求证,揭示教育管理活动中所蕴涵的基本道义精神和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准则,为教育管理探洵科学、先进的伦理基础,并藉此关照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的原冈,进而提出了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重建的具体路径。 本研究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理论方面的探讨,第五、六章属于实践方面的关照。各章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本章首先在对教育管理、伦理等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概念的内涵,即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乃是指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所要求的“伦理价值取向模式”或“伦理范型”,这种“伦理价值取向模式”或“伦理范型”乃是在伦理方面对教育管理活动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观念和规范所构成的一种伦理价值体系。继而探讨了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特性问题,认为教育管理伦理基础是教育性与管理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第二章: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本章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回答了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的问题,即教育管理内在具有伦理的属性为教育管理以伦理为基础提供了可能,伦理的教育管理价值与功能又使教育管理以伦理为基础成为必要;必要与可能的合题,证明了教育管理活动必然需要相应的伦理价值体系作为支撑,或日其必定要求建立在一定的伦理追求基础之上a另外,还对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与教育管理科学基础、教育管理法律基础等其他相关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 第三章: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伦理作为基础。追问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伦理为基础,也就是探讨教育管理的善恶(伦理)标准问题,即教育管理应该秉执何种的伦理价值观(善恶观)、遵循什么样的伦理价值规范。首先,本章介绍了伦理目的论(效果论)与伦理道义论(义务论)这两种伦理学上相互对立的学派的善恶标准观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理论上的缺陷;继而,以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伦理道德起源原冈的分析,指出了善恶判断的两个标准,即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其中,人性尺度是善恶判断的终极标准:社会尺度是人性尺度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它以人性尺度为中心,服从、服务于人性尺度),认为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的自由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确立的‘至善’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了教育管理应坚持的基本伦理立场,即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善恶标准乃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规定性的。最后,具体讨论了教育管理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即恪守人道、发扬民土、崇尚公平、坚持公益等,并对其进行了学理上的论证。 第四章: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及其启示。本章通过考察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西方主要教育管理观所体现的伦理观),即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自然连贯主义教育伦理观,在详细分析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不足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重要启示。 第五章: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之反思。本章通过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现状的深入考察,指出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的具体表现,即人道之残缺、民主之遮蔽、公平之戕害、公益之褪隐,并深入分析其成因,认为传统文化消极因素之影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之作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之缺陷、教育管理伦理研究之缺失这四个方面是造成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现状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之重建。本章根据前述相关理论,以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的成因分析,提出重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具体对策与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树立主体教育管理观、创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主体的人格塑造、推动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发展教育管理伦理学学科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