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时期乌青镇盗匪问题研究
【6h】

明清时期乌青镇盗匪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关于基层社会的研究

(二)关于江南市镇的研究

(三)关于乌青镇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运用的方法

(一)几个概念的厘定

(二)基本思路

(三)理论和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难点及重点

第一章乌青镇的盗匪问题

一、关于乌青镇

(一)历史沿革

(二)地理形势

(三)基层管理结构

(四)社会经济生活

二、难以平静的江南社会

(一)暗涌袭来:嘉靖中后期至万历时期

(二)动荡不安:明朝末年至康熙初年

(三)动乱难息:康雍乾时期

(四)危机四伏:嘉庆时期至道光年间

三、盗匪丛生的乌青镇

(一)盗匪问题非常严重

(二)行政区域的构成异常繁杂

(三)府厅级官衙的设置极其特殊

第二章乌青镇盗匪问题的社会动因及社会影响

一、乌青镇盗匪问题的社会动因

二、乌青镇盗匪问题的社会影响

(一)生活秩序的变动

(二)经济秩序的破坏

(三)政治秩序的失常

第三章防范与应对:官方和盗匪间的较量

一、明清以来基层社会管理措施的整体性考察

二、乌青镇具体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一)里老制、保甲制的实施和完善

(二)水栅的设置

(三)行政衙署的建立

(四)民间军备力量的加强

(五)巡检司的设置

(六)其他防治方法

第四章应对盗匪问题中的多重社会力量

一、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中的多种角色

(一)官员的角色

(二)吏胥的角色

(三)镇民的角色

(四)士绅的角色

(五)角色之间的协作与冲突

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施儒最后的愿望

(二)黯然离去的罗斗

(三)捕盗同知馆的无奈

三、难以逾越的障碍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乌青镇,经过历代发展,至明代已是“百工之属,无所不备”的手工业专业市镇。自春秋以来,乌青镇一直隶属于不同的府、县,明清时期乌镇和青镇分属于湖州府的乌程县和嘉兴府的桐乡县,地理位置上处于两省三府(湖州府、嘉兴府、苏州府)六邑(乌程、归安、石门、桐乡、秀水、吴江)交界之区,清雍正四年,吴江县又析置震泽县,乌青镇的形势更加复杂。 乌青镇虽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却备受困扰,除了倭寇的骚扰,还存在各种严重的“盗匪”问题,为此,社会各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此地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通过对乌青镇盗匪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的考察之后发现,明清两朝对基层社会管理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地方社会的控制上,除了采取常规性措施外,明朝时在此地专门设置捕盗通判,后添设捕盗同知馆,清朝移驻湖捕同知于此,即在乌镇设立相当于府厅一级的衙署专门进行管理,此馆有控制三府六(七)邑之权,主要目的均是“巡盐捕盗”,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的治安状况,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源于此地存在诸多控制上的薄弱环节,如距离府、县治较远、疆界错壤等因素,同时这项有针对性的设置从一开始就存在很多问题。在盗匪的防范和应对上,官府必然是主导力量,除此之外,在实际过程中还活跃着各具特点的角色,如官员、吏胥、绅士、镇民,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呈现出既协作又冲突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