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问题对比研究
【6h】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问题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中外隐喻理论概述

1.1 隐喻理论起源、概念以及特征

1.2 中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二、汉英“脸面”义类词汇的基本情况

2.1 汉语“脸面”义类词汇的基本情况

2.1.1 以“脸”为语素构成的词语及其意义

2.1.2 以“面”为语素构成的词语及其意义

2.1.3 以“颜”为语素构成的词语及其意义

2.2 英语“脸面”义类词汇的基本情况

三、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的相似性

3.1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相似的具象化隐喻

3.1.1 “脸面”义类词汇的容器化隐喻

3.1.2 “脸面”义类词汇的工具化隐喻

3.1.3 “脸面”义类词汇的处所化隐喻

3.2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相似的抽象化隐喻

3.2.1 “脸面”义类词汇喻指情绪

3.2.1 “脸面”义类词汇喻指性格

3.2.3 “脸面”义类词汇喻指社会关系

四、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的差异性

4.1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化的不对应性

4.2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化的空缺性

五、 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差异探因

5.1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考察

5.2 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考察

六、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与外语教学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也是隐喻思维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总是利用已获得的经验来感知新鲜的事物,这说明隐喻的本质是把对一个领域的认知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上,将已熟悉地事物的特征映射到陌生的事物上,从而构成一个新的领域。在这映射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遵循由远及近、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也就决定了人们最先利用自身的身体经验作为认知世界的参照基础,从而使人体隐喻化成为表达概念的基本方式。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化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并着重对其造成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这两种语言隐喻认知结构和方式的异同,以促进对人类隐喻化现象和外语教学的研究。
   本文由八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传统的认知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对隐喻的发展认识,说明人体隐喻化是人类认知事物的普遍方式。
   第二部分为介绍隐喻理论概念,着重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汉语和英语中“脸、面”义类词汇隐喻的基本情况,并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词典》等工具书,对汉英语中“脸、面”义类词汇进行整理归类。
   第四部分为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的共性,包括具象化隐喻和抽象化隐喻两方面,体现汉英隐喻表达的相似性。
   第五部分为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不对应性和空缺性。
   第六部分为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差异探因,主要从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考察。
   第七部分为汉英“脸、面”义类词汇隐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外语教学中,了解语言中隐喻的共性与差异,有利于增强外语教学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第八部分为结语,对汉语隐喻问题研究的意义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进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