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办大学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团体辅导方案
【6h】

民办大学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团体辅导方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 生活满意度的概念提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 以往研究不足之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假设

3.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3.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价值

4.研究工具

4.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

4.2 自我和谐量表

4.3 应付方式问卷

5.生活满意度初步调查及结果分析

5.1 生活满意度状况

5.2 自我和谐水平

5.3 应付方式

6.团体活动方案

6.1 理论依据

6.2 团体辅导简介

6.3 团体活动设计

7.辅导干预初探

7.1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数据比较

7.2 团体辅导前后,控制组的相关数据比较

7.3 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的相关数据比较

7.4 组员的反馈及活动感想

7.5 领导者的观察及感受分享

8.结论及相关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我国民办大学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并尝试采用自我探索式的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为民办大学心理健康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及团体辅导干预等方法。
   首先,使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自我和谐量表、应付方式问卷,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了解民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其次,针对大学生的现状及需求,采用自编的团体辅导方案对10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辅导,并在辅导前后分别使用量表进行前后侧。
   再次,团体辅导结束后,使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参与团体辅导的成员进行访谈。
   结果:经研究表明,民办大学学生生活满意度得分低于常模水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自我的灵活性得分、自我的刻板性得分均高于常模水平;在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居于首位,之后依次为“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居于末位,整体来看民办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存在对其进一步辅导的需求。
   对前测、后测的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接受团体辅导的被试相对于未接受团体辅导的对照组成员,其生活满意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自我和谐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应付方式也更为积极。
   结论:民办大学学生生活满意度水平偏低,存在对其进行进一步辅导的需求;而且有针对性的自我探索式的团体辅导对此有一定功效;然而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还需要学生、学校、社会、家长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