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
【6h】

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它不再是本族语者的专利,作为国际语言,它是理解、交流以及表达不同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作为世界英语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可理解性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理解性的概念于1950年由Cartford首次提出,将其区别于“言语的有效性”。Smith和Nelson将其定义为“对说话人说话意图信息的理解”,并进一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能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和可领会性(interpretability)。可理解性在本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定义包括可理解性和能理解性两个层面。不少学者对世界英语各变体的可理解性进行了研究,如美国英语、印度英语、日本英语、尼日利亚英语、东南亚英语、新加坡英语等等。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既有文献只涉及到香港英语的可理解性研究;多数研究仅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口音进行研究,成果仅局限于某一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对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征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较为缺乏实证性和科学性。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针对中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而关于在大学生中占很大比重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却鲜见于文献。
   本研究结合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研究置于全球化的情境中,通过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因素,并对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建议。本研究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水平和特点如何?
   2)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元音和辅音音素是什么?
   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地质大学32名二年级学生(16男16女)。他们来自我国七大方言区,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17个不同专业。他们参加了一次语音测试并录音。语音测试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含44个音标的单词的朗读、短文《北风和太阳》的朗读以及即兴演讲《一次难忘的经历》。录音文件分别由来自全球各地19个国家的32名(16男16女)受教育者进行转写,其中11名来自内圈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南)、11名来自外圈国家(苏丹、博茨瓦纳、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多米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10名来自扩展圈国家(德国、日本、泰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越南等)。听话者完成四个任务,即对录音文件进行逐字转写,对说话者的可理解性进行评分(1-9),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中国英语口音的特点以及用200词左右表述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我们将听话者的转写稿与说话者的录音原稿进行对比分析,出现不一致的地方被认为是可理解性失误。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总体可理解性水平为5.6分(总分为9分),虽然带有中国口音,但总体上是可理解的,基本上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用来形容中国口音特点的高频形容词为不清楚、口音重、省音、语速快、犹豫、停顿多等等。
   (2)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音素是:单元音的音长,如/()/
   与/i:/以及()与()的混淆;单元音的音质,如/e/与/ae/的混淆、()与/ae/的混淆、/α:/与()的混淆、()与()的混淆;双元音与单元音的混淆,如()与/e//ae//i:/的混淆、/ai/与/ae/的混淆、()与()的混淆等等。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辅音音素是:辅音间的混淆,如鼻辅音/m//n//η/的混淆、清辅音与浊辅音的混淆、()与/s//z和/t//d/之间的混淆、/l/与/r/的混淆、/v/与/w/的混淆、/l/与/n/的混淆、/r/与/w/的混淆、()与/tr//dr/的混淆、()与/u://()的混淆;词尾辅音的省略、词尾辅音的增音、词尾辅音的混淆;辅音群的省音以及辅音群之间增发元音等问题。此外,中国大学生连续话语中过多地停顿、平调、语速过快以及语法错误也是影响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
   (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和辅音音素除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之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问题。
   世界英语的发展呼吁英语教学范式的转变,可理解性无疑是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持有多元标准观,以可理解性而不是母语者口音作为语音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全球英语”意识,了解外国口音不等同于不可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国英语口音的自信心。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的共性特征、各方言区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每位学生的具体发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教学重点集中在共性的核心的语音问题,而个性的非核心的语音问题则在网络化自主学习中解决。最后,我们建议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增设可理解性指标,更多地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和流利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