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营企业动态危机管理——利益相关者视角
【6h】

民营企业动态危机管理——利益相关者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理论概述

2.1 民营企业

2.2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2.3 动态危机管理理论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3.1 民营企业人员流失分析

3.1.1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问题

3.1.2 民营企业人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3.2 民营企业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分析

3.2.1 民营企业顾客角色转变分析

3.2.2 民营企业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影响因素分析

3.3 民营企业竞争对手应对分析

3.4 民营企业政府行为影响分析

3.5 民营企业媒体行为影响分析

4 民营企业动态危机管理措施

4.1 民营企业人员流失动态危机管理的实现

4.2 民营企业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动态危机管理的实现

4.3 民营企业竞争对手动态危机管理的实现

4.4 民营企业政府行为动态危机管理的实现

4.5 民营企业媒体行为动态危机管理的实现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参与者,对我国经济的腾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海尔、华为、三一等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并成功走出国门,这些企业不仅强调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而且注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吸收和应用,然而,对我国大多民营企业来说,都面临着“短寿”的难题,据统计只有2%的企业寿命能达到40年以上,寿命达到8年的占10%,其余80%的企业寿命不到3年。因此,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应对企业成长过程中各种影响企业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中的各利益群体,并着重对人员、顾客、竞争者、政府和媒体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并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对可能导致消极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界定。动态危机管理与静态危机管理的关键差别在于应对危机的态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以及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因素的界定为动态危机管理方案的制定确定了方向。对人员、顾客本文侧重于从人员流失和顾客满意——忠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本文采用系统性研究的方法,即从竞争对手识别、确定,以及有效竞争方案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政府行为从民营企业对政府宏观政策的适应入手;对媒体行为本文着重分析新舆论环境下民营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应对媒体,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如何借用媒体恢复、提升企业公众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