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气”与“时髦”的象征性界分——基于两代乡村女性的身体研究
【6h】

“土气”与“时髦”的象征性界分——基于两代乡村女性的身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与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1.理论视角梳理

2.农村流动女性身体的经验研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身体

2.乡村身体(乡村派)——第一代留守妇女

3.海归身体(海归派)——新生代返乡女青年

(四)研究方法及个案情况

1.文献研究

2.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

3.对比分析法

4.研究资料的来源与个案

二、身体的自我镜像

(一)客观的身体

1.乡村派的“土气”形象

2.海归派的时尚元素

(二)感知的身体

1.虚拟社会认同

2.实际社会认同

三、身体的社会建构

(一)乡村身体——三重传统身份的建构

1.农民身份的城乡二元身体观

2.女性身份的性别化身体压力

3.婚姻身份的家庭角色呈现

(二)海归身体——都市习得性反叛

1.城市经验:身份认同的尴尬

2.被关注的身体:寻求认同的过程

3.身体空间的扩展:家的新注解

四、身体:一种文化的妥协和主体的抗争

(一)作为妥协力量的“二元身体”

(二)身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策略”

(三)时代变迁下的“两种身体”

五、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对于城乡流动人口或因流动而产生的留守人口,以往的研究过分的偏重于宏观的解释、数理统计以及实践的总体性分析,而忽视了农村流动人口在这一流动事件中个体的微妙体验,即流动个体的身体体验和实践,这使得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都重复走社会结构、社会保障等大的宏观框架路线,失去流动人口研究的生命态色彩,不免有些空泛、重复研究之嫌。同时,由于受到传统利益流注的男性优先和女性滞后,女性在流动这一过程,甚至于作为研究对象于学者心中,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男性农民工始终是流动这一事件的主角。然而,不管是随着流动大军一起进入城市的农村女工,还是留守农村的中老年妻子,女性都因流动而改变了生活的轨迹,而这种改变相较于男性来说要更突出、更彻底。
  笔者尝试从身体理论视角和女性视角出发,探索农村流动人口中的两个特殊边缘人群,即新生代返乡女青年(夫妻双双留守或女方因哺育任务暂时留守)和第一代留守妇女群体之间的身体差异,揭示其身体表现背后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有效意涵,挖掘城乡社会结构驾于流动者身体的深刻印记,继而,以一种更加微妙的身体体验,来重新认识或发掘流动人口群体中被“遮蔽”的经验世界。
  身体反映是社会习得的结果。新生代返乡女青年群体与老一辈留守妇女群体在身体体现上有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她们所获得的不同社会体验的结果,这种社会体验就来自于城乡二元结构。新生代返乡女青年在进入城市打工的过程中会被迫或主动的习得一定的都市身体观,这种身体观是与“时髦”挂钩的,返乡就必然会将这种“时髦”的身体现带回农村,继而与传统留守妇女群体“土气”的身体形象形成对比,产生碰撞。身体之间的碰撞,正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于流动者个人经验世界的突出表现。
  本文试图透过这种身体呈现差异去寻找现象背后的制度、文化和生理因素的相互纠结,并将她们的现实遭遇与制度环境相比照,使得透过身体能够真实完全的反映流动人口的个性化需求、感受她们在不同时空里的优势和困局,继而避免各种主观建构的弊端。从流动人口自身的身体出发,借助身体微体验干预或解决流动中的各种制度福利障碍,实现对农村流动人口更加契合与更加深入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