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东北矿权交涉研究(1905-1911)
【6h】

清末东北矿权交涉研究(1905-1911)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的回顾与思考

1、俄日掠夺东北矿产资源的研究

2、清廷与俄日关于东北矿产资源交涉方面研究概况

3、清廷与各省督抚交涉立场及策略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日对东北矿权的争夺

(一)甲午战后至日俄战前俄日对东北的渗透

(二)俄日对东北矿权的争夺

二、清廷的东北矿业政策及对尚存矿权的保护

(一)清廷对东北的矿业政策

(二)清廷的保矿措施

三、日俄战争后中国对于东北既失矿权与俄日的交涉

(一)中俄关于漠河观音山、夹皮沟金矿的交涉

1、中俄漠河观音山金矿交涉

2、中俄夹皮沟金矿交涉

(二)中日通怀矿案及本溪湖煤矿的交涉

1、中日通怀矿案交涉

2、中日本溪湖煤矿交涉

四、对清廷及东北将军督抚与俄日交涉的分析

(一)对清廷维权方式的分析

1、以清廷未批准为由进行交涉

2、以“逾期作废”的方式收回矿权

3、以《矿务铁路公共章程》中有关条文为依据进行交涉

4、以中外合办的方式进行解决

5、以当时有利于中方的条约为依据进行交涉

(二)东北将军督抚在矿权交涉中的施政表现及保矿措施

五、对清廷及东北将军督抚与俄日交涉的进一步探讨

(一)清廷侧重从外交方面进行考量,在矿权处理中尽量地方化

(二)清廷与东北将军督抚在矿权交涉过程中的复杂性

(三)东北将军督抚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清廷的交涉决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爆发约十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展开了非常强烈的利权攫夺竞争,此项竞争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掠夺中国矿产资源尤其激烈。东北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俄日争夺的目标。从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1904-1911年)的八年间,清末的收回矿权运动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浙江、四川、云南、福建等省分别发动,而东三省由于其特殊性,没能像其他省一样发展成声势浩大的运动,但是清廷以及东北地方官员为了挽救既失的矿产资源,与俄日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矿权交涉。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关内省份的收回矿权运动,对于东北的矿权交涉研究不足,并且忽视对清廷以及东北督抚在矿权交涉中的作用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清廷与俄日关于东北矿产交涉为中心,探讨清廷与东北督抚在矿权交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处的交涉立场。
  通过对日俄战争后清廷与俄日关于东北矿产交涉的梳理,发现清廷在矿权交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历次矿权交涉中,清廷基本能和东北督抚保持一致,在交涉过程中基本对俄日的态度十分地坚决。当然,清廷与东北督抚有时也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主要与清廷与东北督抚的交涉立场差异有关。清廷在处理矿案交涉时,侧重于从国家、外交层面进行考虑,而东北督抚则侧重于从地方利益出发。此外,清廷与东北督抚在对俄日交涉立场有其复杂性,清廷及东北地方官员既有对俄日坚决的一面,也有妥协的一面。所以,我们不能对清廷及东北地方官员在矿案交涉中的立场一概而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