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悲情、愤怒、戏谑: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
【6h】

悲情、愤怒、戏谑: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集群行为及其经典解释框架

(二)网络集群行为及其相关研究

1.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

2.网络集群行为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3.网络集群行为研究的主要视角

(三)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情感研究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悲情动员

(一)诱因:从悲剧事件到悲情动员

(二)策略:悲情情境呈现

1.现实情景呈现

2.悲情角色塑造

3.社会背景拷问

(三)效果:“同情”的共意

(四)行动:话语支持、社会救助

(五)小结

四、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愤怒动员

(一)“燃点”:愤怒情感的诱发因素

(二)愤怒动员的策略

1.质疑为先

2.焦点强化

3.“后台”揭露

4.舆论审判

(三)效果:集体行动框架建立

(四)行动:攻击性舆论与对抗性行为

(五)小结

五、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戏谑动员

(一)诱因:戏谑的发起与表达

(二)策略:反诘戏谑表达与抵抗仪式发起

1.反诘戏谑表达

2.“抵抗仪式”发起

3.全民狂欢:焦点恶搞的娱乐竞赛

(三)效果:“情感能量”聚集

(四)行动:网络狂欢

(五)小结

六、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互联网为人类创设出“网络社会”的全新“场域”,并创建起一个全新的社会文化空间。微博、论坛、各类社交网站、聊天室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集聚空间和表达平台。人们基于共同的关注点和目标在网络空间内大量互动、讨论、动员,甚至实现网上网下联动,集群行为有了新的生发“场域”。现实社会事件如“微笑局长”事件、“李刚门”事件一经曝光,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并进而引发网络围观、热议等网络集群行为。随着微博、论坛等自媒体的发展,网络集群行为大量涌现,其无组织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范围更广泛,影响也更深远。
  本文正是在对集群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以情感动员为视角,考察在网络空间中,情感对集群行为形成的作用。本文试图透过一系列网络事件来厘清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情感动员。在充分考虑了典型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本文主要关注悲情动员、愤怒动员和戏谑动员,分别对其诱因、策略、效果与所产生行动做了系统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情感动员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逻辑及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研究认为,悲情动员就是通过悲情的泣诉和悲情演绎等方式,来唤起人们对事件的同情和关注。悲情的动员就是一个情境建构的过程,情境包含现实情景、社会背景和人物角色。事件主体或其代理人通过现实情景呈现将悲情“剧目”布景,被吸引的网民被悲情剧目所感染,网民不断的参与其中,并引发网络围观网络救助等集群行为。愤怒情感则引发的是一种剥夺感和义愤,愤怒的动员策略具体包括局部强化、“后台”揭发、道德归因、舆论审判等,并往往产生攻击性舆论与对抗型行为。戏谑则是在诙谐暗讽的表达框架下来反讽追问和焦点强化,戏谑是一种娱乐化的动员方式,吸引人们不断参与到无限的娱乐表达狂欢中,其主要动员方式有反诘戏谑表达和象征性“抵抗仪式”的发起。无论是悲情、愤怒还是戏谑,都是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逻辑。虽然其具体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最终都引发人们对于现实或网络事件的关注和追踪,进而推动了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上述三种情感动员可以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得到整合,这一理论将动员过程看成一种实现情感能量传递的仪式,这种仪式是情感共意、网民聚集与行动展开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