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阶段分层教学研究——以H学校附属中学按成绩分班为例
【6h】

初中阶段分层教学研究——以H学校附属中学按成绩分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国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本文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

(二)分层教学的内涵与主要形式

二、理论基础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H学校附属中学按成绩分班的历程、举措、成效及问题

(二)2-3-5分层分班阶段(2005-2007级)

(四)3-3-4分层分班阶段(2012-2014级)

(六)3-7分层分班阶段(2016年至今)

二、H学校附属中学按成绩分班的举措

(一)实行分层走班制

(二)开设选修课程

(三)班内小组合作学习

(四)采取个性化管理或制度化管理

(五)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H学校附属中学按成绩分班的成效

(一)H学校附属中学成绩统计分析

(二)H学校附属中学按成绩分班的成效

四、H学校附属中学分层教学的问题

(一)分层走班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班际分层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改善初中阶段分层教育的对策

一、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建设学习小组,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三、公开选课信息,保证学生的选择权利

四、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育占据着中心地位。随着武汉市教育体制的不断调整,武汉市现在的义务教育入学以“单校划片”为主,部分区域试点“多校划片”。小升初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学生的生源质量差异问题越来越大,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升学率成为难题,许多学校开始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之上的,旨在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初中阶段按学生成绩分班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的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本文选择H学校附属中学为样本学校,收集了大量的成绩数据和文本信息,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教师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初中阶段的分层教学。对样本学校分层教学的变革历程进行了解,发现该校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实行分层走班制,开设选修课程,班内小组合作学习,采取个性化管理或制度化管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结合访谈,得知分层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更加方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分层依据不够科学,部分学生不适合现有层次班级;普通教师评优评先的机会低;平行班双差生聚集,坏习惯相互传染。
  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借鉴其他人研究成果之余,认为改善初中阶段分层教育应该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建设学习小组,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公开选课信息,保证学生的选择权利;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