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巴山区虎杖中产白藜芦醇(苷)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6h】

秦巴山区虎杖中产白藜芦醇(苷)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秦巴山区简介

2 虎杖及其研究现状

2.1 虎杖的生物学特征

2.2 虎杖的作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2.3 白藜芦醇(苷)的研究现状

3 植物内生真菌与活性代谢产物

3.1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

3.2 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

3.3 植物内生真菌的起源及其与宿主的关系

3.4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3.5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分类鉴定

4 秦巴山区虎杖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类鉴定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材料

1.4 培养基的配制

2 方法

2.1 玻璃器皿的清洗、灭菌及相关的实验准备

2.2 虎杖材料的处理

2.3 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纯化

2.4 虎杖内生真菌的初步分类鉴定

2.5 培养基灭菌及抗菌效果的检验

2.6 虎杖内生真菌及表面灭菌处理效果的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纯化

3.2 虎杖内生真菌的初步分类鉴定

3.3 培养基灭菌、抑菌效果的检验

3.4 虎杖材料表面灭菌处理效果及其内生真菌的检验

4 讨论

第三章 代谢产白藜芦醇(苷)虎杖内生真菌的筛选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培养基

2 方法

2.1 液体发酵前的准备工作

2.2 虎杖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

2.2 发酵液及菌丝的处理

2.4 发酵液中白藜芦醇(苷)的HPLC分析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液的抽提及菌丝的处理

3.2 白藜芦醇(苷)的萃取

3.3 白藜芦醇(苷)的分析检测

4 讨论

第四章 产白藜芦醇(苷)虎杖内生真菌的鉴定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内生真菌M-56和L-18的传统分类鉴定

2.2 内生真菌M-56和L-18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真菌M-56和L-18的形态学及菌丝显微结构特征

3.2 内生真菌M-56和L-18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

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1.1 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类鉴定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产白藜芦醇(苷)虎杖内生真菌的鉴定

2 展望

2.1 菌株驯化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2.2 白藜芦醇(苷)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植物内生真菌(plant endophytic fungi)是指在其部分或全部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一类真菌。自Strobel.等于1993年首次从短叶紫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Taxomycesandreanae)能产生紫杉醇(taxol)后,利用微生物发酵被认为是解决植化药物短缺的潜在途径。虎杖(Polygonurn cuspidatum)是秦巴山区一种广泛分布的中药材,其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具有抗癌、抑菌消炎、保肝利胆、抗氧化和降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研究以虎杖为材料,分离得到了一些内生真菌,通过对菌株的分类鉴定和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表明,部分内生真菌能发酵产生白藜芦醇苷(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类鉴定
   采用组织分离法,将新鲜虎杖根清洗干净,并对其表面进行消毒后,剪切成0.5mm×0.5mm的小块,接入PDA平板中,于28℃培养3~7d,分离、纯化得到116株内生真菌。形态分类结果初步表明,它们分别属于从梗孢目、壳霉目、黑盘孢目、毛霉目和无孢目5目,及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无孢类(Agonomycetaceae)、镰孢霉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链隔孢属(Alternaria)及木霉属(Trichoderma)9属。
   2产白藜芦醇(苷)虎杖内生真菌的筛选
   将上述116菌株(还是部分代表菌株),分别接种于改良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28℃,160r/min,培养7d后,按1:2(v/v或w/v)的比例,以乙酸乙酯分别对菌丝和发酵液萃取15min,合并萃取液,40℃真空旋转蒸发至干后,以甲醇溶解、定容至25mL,并以HPLC测定提取液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获得两株可产白藜芦醇(苷)的内生真菌,分别为M-56和L-18。其中,M-56只产白藜芦醇苷,产量为1.029mg/L;L-18既产白藜芦醇苷又产白藜芦醇,含量分别为4.672和4.812mg/L。
   3产白藜芦醇(苷)虎杖内生真菌的鉴定
   根据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的观察结果,将M-56和L-18菌株初步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在此基础上,对两菌株的ITS片段进行扩增,得到长度均为564bp的DNA片段。经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ITS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M-56和L-18菌株的ITS序列分别和NCBI中收录的链格孢属及青霉属其它种的ITS序列同源性均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将M-56和L-18菌株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和丛梗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