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专业知识的视角
【6h】

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专业知识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专业与专业知识

2.1 专业的认识论基础

2.2 专业知识的传统认识及转变

2.3 教师专业知识概念的重大转变及类型

3 标准课程运动及其特征

3.1 课程与标准课程

3.2 标准课程的特征分析

4 标准课程对专业知识的影响

4.1 实践性知识的忽略

4.2 对专业知识形态的影响

4.3 标准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促进作用

5 标准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的变化与分析

5.1 传统专业性到经典专业性的转变

5.2 经典专业性到实践专业性的转变

5.3 实践专业性向广义专业性的转变

结语 从改变教师入手

后 记

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编著书籍情况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运动,从而由课程决策权问题引发了深层次的教师专业性的讨论,本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分析了标准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的变化,即在标准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现代专业的诸种影响因素中,知识基础是评估一门职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怎样使用和发展专业知识直接关系到对教师专业性的判断和理解,因此,本研究从专业知识的视角并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对教师专业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从专业的认识论和认知基础的本质出发,并与早期社会形式中的知识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知识与专业工作的关系,接着将焦点转移到教师专业知识的特殊本质。分析得出,由于人们知识观的转变与发展,专业知识经历了从科技理性模式到实践模式的转变,与此相呼应,教师专业知识也经历了传统专业知识观到实践知识观的转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接下来,本研究以英国、美国和我国的标准课程运动为案例,对标准课程改革运动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归纳:第一,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制定了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第二,经过窄化与精简,课程内容更加明确;第三,标准课程试图找到一个学术性科目与非学术性科目的平衡点;第四,以考试为驱动力;第五,以立法的形式制定标准的同时反映了专业投入的缺失;第六,标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在本研究的第四部分探讨了标准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标准课程呈现出“科学化”的课程管理形式,它由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并实施,强调标准化、效率、量化管理。在标准课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忽视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创造与使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从个人化向公众化发展,从不确定向确定性发展,教学中的“技术控制”倾向日趋明显,以至于有形成应用的技术性模式的危险。但是,从另一面来说,这种专业知识个人化向公众化、不确定向确定性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创造一个用共同话语交流的平台。
  本研究的最后部分对标准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标准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深受科技理性模式的影响,试图建立一种理性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形式,这种知识形式对传统的教师专业性的理念进行了否定并产生了新的理解,导致了传统专业性向经典专业性的转变。经典专业性在追求科学的确定性的同时弱化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使用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性的提升。教师知识形成中的经验性和情境性得到了关注,经典专业性开始向实践专业性转变,但是,实践专业性也有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例如仍然局限于认知层面,因此,本研究认为要从职业道德层面去理解教师专业性,发展教师的职业感和使命感,如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终生学习,积极奋斗。
  总的来说,在标准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经历了从传统专业性向经典专业性的转变、从经典专业性向实践专业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从实践专业性向广义专业性转变的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