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的非传统作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6h】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的非传统作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参考文献

综述

引言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常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补充活性维生素D主要是用于治疗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的矿物质及骨异常。但是,近几年一些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陆续揭示了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中超越矿物质及骨代谢方面的作用,如降低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但这类研究纳入的样本含量较少,询证医学证据较为分散。为了评估活性维生素D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拓宽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范围,系统地检索了有关该领域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方法: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检索策略对以下数据库进行检索: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文献的质量评估采用改良版的Jadad量表。对于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即RR)来合并效应量,连续性变量则采用标准化的均数差(即SMD)来合并效应量。使用Stata/SE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8项研究(1968名慢性肾脏病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10项研究(947名患者)评估了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的作用,12项研究(1159名患者)评估了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在分析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对蛋白尿的影响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活性维生素 D或其类似物可以显著地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相对危险度RR=1.59;95%CI,1.29~1.96;P=0.00<0.05)。评估对肾功能的影响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治疗组并未发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标准化的均数差SMD=-0.2;95% CI,-0.32~-0.09;P=0.001<0.05)。另外,在这些研究中,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高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相对危险度RR=4.72;95% CI,2.62~8.47;P=0.00<0.05).
  结论: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且并不损伤患者的肾功能,这对改善肾脏病的进展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高钙血症的发生。

著录项

  • 作者

    李萍;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内科学(肾脏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晓;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92.05;
  •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活性维生素D; 荟萃分析; 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