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位移型两相位交叉口设计方法研究
【6h】

位移型两相位交叉口设计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 论文研究方法

2 传统交叉口概述

2.1 传统平面交叉口主要几何形式

2.2 传统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流情况

2.3 交叉口管理控制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两相位基础理论研究

3.1 进口道通行能力研究与交叉口通行能力推算

3.2 两相位概述

3.3 本章小结

4 位移型两相位平面交叉口研究

4.1 交叉口左转位置分析

4.2 交叉口位移法概述

4.3 位移型两相位T型平面交叉口形式

4.4 位移型两相位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

4.5 位移型两相位T型交叉口的人行组织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研究与分析

5.1 案例交叉口调研及仿真

5.2 位移两相位优化方案及仿真建模

5.3 方案及现状对比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瓶颈,道路交叉口运行状况的好坏,对整个道路系统的运营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交叉口形式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随着流量的增长,需要新的交叉口设计方法与形式才能应对交通拥堵问题。
  本文依托吴小平老师的“换道平面交叉口设计方案”专利,在传统交叉口管理与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位移型两相位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新型两相位信号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分析了其与传统信号控制的本质区别,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左转车流的转向位置进行了分析;将通行能力与排队长度和服务水平整体考虑,基于排队长度研究了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进一步研究了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的匹配问题。
  (2)位移型两相位T型平面交叉口研究。阐述了位移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其基本形式及相位配时方法。
  (3)最后针对武汉市中南路-武珞路T型交叉口进行了案例研究。结合实际调研,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现状方案及位移型两相位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位移两相位平面交叉口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