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究——基于《象征交换与死亡》的文本解读
【6h】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究——基于《象征交换与死亡》的文本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 消费社会和鲍德里亚的理论简述

2.1 消费社会理论的派系梳理

2.1.1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消费理论

2.1.2 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社会批判

2.1.3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2.2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内部逻辑

2.2.1 消费社会的物-符号批判

2.2.2 符号次序与象征次序的对立

2.2.3 消费社会的象征性交换

3 消费社会在生产终结背景下的理论探析

3.1 系统的霸权与阴谋

3.1.1 仿象的三个等级

3.1.2 价值的结构革命

3.2 消费社会中劳动的终结

3.2.1 消费社会的代码控制

3.2.2 消费社会中的劳动与再生产

3.2.3 劳动的终结与再定义

3.3 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

3.3.1 消费是应尽的社会义务

3.3.2 生产的幻觉带来虚假的需求

3.3.3 为消费而消费

4 仿真视域下的消费社会理论解读与评析

4.1 仿真视域下的消费社会理论解读

4.1.1 休闲在自由时间中的嬗变

4.1.2 大众传媒的触觉测试

4.1.3 身体崇拜带来符号再生产

4.2 当代消费社会的特征与现象分析

4.2.1 仿真的消费社会

4.2.2 消费社会中的生态危机分析

4.3 基于《象征交换与死亡》的消费社会理论评析

4.3.1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理论意图

4.3.2 消费社会理论的当代意义

4.3.3 消费社会理论的局限性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当今世界各国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消费社会之风也在悄然席卷全球,被各国各界所关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迎来了消费社会时代,而中国也在本世纪初彻底打开国门之后,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在此期间,学界研究消费社会理论的热情也一再的高涨。其中,鲍德里亚作为消费社会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位重量级人物,被推到了人们面前。本文在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从符号学的领域出发讨论,以“生产的终结”为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消费理论,构建出一个仿真的消费社会现状,并对该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批判性解读。
  根据以上写作思路,本文将分别从五个部分进行展开,即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并给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是理论简述。首先,着手梳理共同具有“异化”消费理念的三个代表人物或派系,并对其消费理论进行论述和比较。紧接着针对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以符号的角色转换为主线,展开对其消费社会理论内部逻辑的梳理和概述,并提出他在这一过程中的两次理论转折点。
  第三章是理论基石,基于“生产终结”来建构“仿真”的消费社会形态。本章首先指出了资本系统在消费社会中的阴谋和霸权,并揭露了它的阴谋行径;接着,在这样一种预设的语境中,通过批判劳动价值论,引出了系统“再生产”的概念;最后,讨论我们在这个体系中是如何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的。这一章中的“再生产”理论体系是整个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石,我们可以由此把握系统展现出来的“仿真”的消费社会。
  第四章是理论解读与评析。首先,讨论在仿真视域下的各种消费社会现象,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接下来,根据消费社会的特性,具体分析了以“生态危机”为代表的消费社会现象;最后,给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意图和当代意义,并对其理论局限性给予补充和阐述。
  第五章结束语,简单总结本文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探究成果,并指出该理论的贡献和不足,最后表达了笔者对于本文研究的遗憾和期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