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
【6h】

论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

代理获取

目录

_Toc507795651

_Toc2430

_Toc26623

_Toc4614

_GoBack

_Hlt510953437

_Toc510189075

_Toc10024

_Toc7116

_Toc29159

_Toc24184

OLE_LINK4

_Toc16489

_Toc510189081

_Toc26678

_Toc510189082

_Toc17222

_Toc15406

_Toc2403

_Toc8524

_Toc13820

_Toc510189088

_Toc16393

_Toc510189089

_Toc30469

_Toc510189090

_Toc1173

OLE_LINK9

_Toc13872

_Toc29205

_Toc2120

_Toc507795671

展开▼

摘要

2007年至今,《物权法》已经实施了十年有余,不可否认的是,《物权法》实施以来,小到买卖双方个体交易的保护,大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物权法》制定之初,立法环境的局限性和法律的滞后性所带来的弊端,其中之一便是《物权法》第28条,自实施以来,因其条文表述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在理论学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备受争议。 2017年是令民法学者为之振奋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诞生开启了“民法典时代”,我们在这一年完成了《民法总则》的制定,接下来便是各分则的编纂,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民法分则物权编中备受瞩目的“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中的声音,试图厘清《物权法》第28条中“法律文书”的确切定义,为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为导论,这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和本文创新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选题背景旨在找准“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在我国物权法体系中的定位;选题的意义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详述讨论所选课题的意义,具体而言,理论层面的意义体现在对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研究的意义和对制定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的意义;而实践层面上的意义则更多的体现在对司法审判实践和法院执行过程中的意义;研究综述中汇集了相关现今已发表文章中,关于“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中“法律文书”这一概念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以及相关学位论文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本文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还包括实践指导方面的创新。 本文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的论述基础,讲述了法律文书导致物权变动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笔者不仅对于传统理论基础的各种学术观点进行分析,而且运用创新性的思维,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的角度,为法律文书为何能够导致物权变动提供原理支持,这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本文第三部分运用了比较法研究工具论述“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这一选题,具体而言,本章的第一节,笔者运用了沿革的比较法和叙述的比较法,比较分析本文选题的历史渊源和在各国呈现的不同态势,本章的第二节运用评价的比较法,评述各国关于“法律文书”这一具体概念界定的异同。 本文的第四部分对于“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这一问题中“法律文书”范围作出界定。这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一部分的论述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下文称“法释【2016】5号”)展开,首先理性地分析法释【2016】5号第7条中关于“法律文书”概念界定的意义与不足,其后对于法律文书所涵盖的类型——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一一评述,对法释【2016】5号第7条中“调解书能导致物权变动”的规定提出质疑,对执行程序中形成的“拍卖成交裁定书”和“以物抵债裁定书”能够导致物权变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本文第五部分是在全文论述基础上的一个总结和升华,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于法律文书导致物权变动的后续风险进行总结和评估,并且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消除这种风险的两种具体方案,并对这两种具体方案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为出发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希望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对因法律文书导致物权变动之风险规避起到正相关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白洁;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法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冉克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