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研究
【6h】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一 导论

(一)选题来源与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域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

2.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径

二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概述

(一)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1.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概念

2.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特征

(二)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价值

(三)与其它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比较

1.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与执行异议之诉

2.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四)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理论依据

1.正当程序理论

2.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

3.权利救济制度的应然性

三 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一)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现状

1.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2.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实践状况

(二)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缺陷

1.宏观方面

2.微观方面

3.与其它案外人权益救济制度的选择和衔接问题

(三)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四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法国: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

(二)日本:独立当事人参加制度

(三)意大利:第三人异议

(四)我国台湾地区:第三人撤销诉讼

(五)我国澳门地区:基于第三人反对而提起之上诉

(六)启示与借鉴

五 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宏观制度构建

1.建立诉讼告知制度

2.明确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地位

3.调整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在民诉法中的位置

(二)微观制度设计

1.明确案外人的边界

2.统一审理对象

3.细化申请事由

(三)与其它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的选择和衔接

1.案外人申请再审与执行异议之诉

2.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3.执行程序中和执行程序外的案外人申请再审

(四)立法建议

六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1、图书类

2、期刊类

3、学位论文

4、电子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既判力的扩张作用日益显现,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生效裁判对当事人之外的案外人影响日益突出;加之虚假诉讼的泛滥,案外人的权利受损状况也日益严重。为了救济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事诉讼法设计了多种程序,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该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通过赋予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权利,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维护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虽然该制度为案外人寻求权利救济提供了路径,但是由于该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其它救济制度的衔接难题,导致其在实践中难以适用。基于该制度对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意义,以及其存在的独立价值,有必要结合立法意图,对其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该制度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制度作用,维护案外人受损的合法权益。 本文以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分五大部分对该制度的理论依据、立法和实践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以及完善的路径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说明选题来源和意义、国内外相关制度的研究现状等对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进行一个系统介绍。由于前述各种复杂的原因,案外人受既判力扩张之不利影响的状况日益加剧,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正是回应社会需要而创设的救济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难于适用,未能达到立法目的。基于该制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探讨。 其次,任何制度的创设都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紧接着,笔者对该制度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方面通过对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和概括,界定适格案外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该制度创设的理论依据,以及与我国其它案外人权利救济程序进行比较,总结其独特的制度价值,也即其存在的必要性。 再次,该制度自创设已有多年,也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通过对立法状况的梳理和实践状况的审视,本文接下来重点分析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宏观上(制度定位不清、结构不合理、内容散乱等)、微观上(适用范围窄、审理对象不一致、申请事由不明确等)以及与其它案外人救济程序易发生选择和衔接困难等三方面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另外,比较法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该制度设计有重大意义。通过横向比较域外相关制度,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立法,包括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三人撤销诉讼,法国的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日本的独立当事人参加制度,意大利的第三人异议,以及我国澳门地区基于第三人反对而提起上诉之制度,对笔者拟重构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有着重要的启发。 最后,通过以上的横向制度比较和纵向法律文件梳理,笔者针对该制度的缺陷,从制度的宏观、微观、与其它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衔接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笔者认为,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有其存在的独立价值,应当在领会立法精神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的设计,在宏观上正确定位制度、调整其在民诉法中的位置,赋予其应有的制度地位;微观上界定案外人的范围和审理对象,规定可供依据的法定情形;才能更好地避免与其它制度的冲突,建立起行之有效、运行顺畅的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更好地救济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从制度的宏观格局、微观设计以及与其他救济程序的衔接三个层面出发,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所在。制度运行有效,不仅在于其本身是否设计周密,还要看其在整部民事诉讼法律中是否能够与其他制度顺利地衔接,这是民事诉讼法律内部和谐的应有之义。

著录项

  • 作者

    刘敏;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法律(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唐永忠;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诉讼法 ; 中国法律 ;
  • 关键词

    案外人; 申请再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