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及其教学设计
【6h】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及其教学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选题缘由

1.1.2选题意义

1.2 选题相关综述

1.2.1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本体研究

1.2.2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3 研究理论及方法

1.3.1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3.3 语料来源

2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本体研究

2.1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语义特点

2.1.1 “过来”的语义分类

2.1.2 “过去”的语义分类

2.1.3 “过来、过去”的比较分析

2.2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句式特点

2.2.1 基本式

2.2.2 “把、被、从、朝、向、往”类

2.2.3 “了”的位置

3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偏误分析

3.1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偏误类型

3.1.1 遗漏

3.1.2 误加

3.1.3 误代

3.1.4 错序

3.2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偏误原因

4 复合趋向补语“过来、过去”教学策略及设计

4.1 整体教学策略

4.1.1 图示

4.1.2 隐喻

4.1.3 对比

4.1.4 归纳

4.2 具体教学设计

4.2.1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点解释

4.2.2 三种趋向义

4.2.3 抽象位移义

4.2.4 领属义

4.2.5 语言形式义

4.2.6 时间域

4.2.7 生理心理域

4.2.8 价值域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杨则莹;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冶艳杰;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语法;
  • 关键词

    复合趋向补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