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主要蒙书叙录
【6h】

中国古代主要蒙书叙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古代蒙书概观

一、“蒙”、蒙学与蒙书

二、蒙书发展史略

(一)周秦汉时期的蒙书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蒙书

(三)宋元明清中叶时期的蒙书

(四)清末时期的蒙书

三、中国古代蒙书的分类

第三章 中国古代主要蒙书叙录

一、识字写字类蒙书叙录

(一)《史籀篇》

(二)《苍颉篇》

(三)《急就篇》

(四)《劝学》

(五)《千字文》

(六)《开蒙要训》

(七)《俗物要名林》

(八)《上大人》

(九)《百家姓》

(十)《四言杂字》

(十一)《文字蒙求》

(十二)《日用俗字》

(十三)《六言杂字》

二、道德教育类蒙书叙录

(一)《太公家教》

(二)《日记故事》

(三)《童蒙训》

(四)《小学》

(五)《少仪外传》

(六)《性理字训》

(七)《蒙训》

(八)《小学诗礼》

(九)《经学启蒙》

(十)《训蒙雅言》

(十一)《小学大义》

(十二)《纯正蒙求》

(十三)《二十四孝》

(十四)《龙文鞭影》

(十五)《好人歌》

(十六)《小儿语》

(十七)《续小儿语》

(十八)《增广贤文》

(十九)《名贤集》

(二十)《朱子家训》

(二十一)《弟子规》

(二十二)《蒙养诗教》

(二十三)《小学韵语》

(二十四)《五字经》

(二十五)《四字经》

(二十六)《小儿语补》

(二十七)《家常语》

(二十八)《老学究语》

(二十九)《格言联璧》

(三十)《教儿经》

三、历史类蒙书叙录

(一)《咏史诗》

(二)《蒙求》

(三)《古贤集》

(四)《叙古千文》

(五)《十七史蒙求》

(六)《史学提要》

(七)《历代诗》

(八)《稽古千文》

(九)《历代蒙求》

(十)《叙古蒙求》

(十一)《广蒙求》

(十二)《编年歌括》

(十三)《五言鉴》

(十四)《史咏》

(十五)《咏史绝句》

(十六)《史韵》

(十七)《韵史》

(十八)《史鉴节要便读》

(十九)《历代国号总括歌》

(二十)《鉴纲咏略》

(二十一)《四字鉴略》

四、诗歌类蒙书叙录

(一)《神童诗》

(二)《千家诗》

(三)《幼学歌》

(四)《训蒙骈句》

(五)《唐诗三百首》

(六)《声律启蒙》

(七)《笠翁对韵》

(八)《三字巧对》

五、自然常识类蒙书叙录

(一)《九九乘法歌》

(二)《州名急就章》

(三)《姓氏急就篇》

(四)《历代名医蒙求》

(五)《名物蒙求》

六、学则规范类蒙书叙录

(一)《程子四箴》

(二)《童蒙须知》

(三)《程董学则》

(四)《教子斋规》

(五)《幼仪杂箴》

(六)《童子礼》

(七)《童蒙须知韵语》

七、女童教育类蒙书叙录

(一)《女戒》

(二)《女论语》

(三)《女儿经》

(四)《女小儿语》

(五)《女范捷录》

(六)《闺范》

(七)《内训》

(八)《改良女儿经》

(九)《闺训千字文》

(十)《闺门女儿经》

八、综合类蒙书叙录

(一)《杂抄》

(二)《兔园策府》

(三)《三字经》

(四)《小学绀珠》

(五)《幼学琼林》

(六)《四言便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蒙书是我国古代典籍中重要的一部分,据徐梓先生统计,中国古代蒙书约一千五百种,实际的数量可能达到二千种,其中一部分因年代久远或书籍流传不广,早已亡佚。笔者先阐释了蒙书的概念,梳理了蒙书的发展史和过去学者对蒙书的分类情况,然后在全部古代蒙书中,依据蒙书当时的影响力和现在的研究价值,选取了一百本主要蒙书,并将这一百本蒙书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共分为八类,列举了每一类下具有代表性的蒙书进行叙录,基本的叙录项包括蒙书的作者、成书年代、思想内容、编排形式、版本、流传情况等。
  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中国古代蒙书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提出了基本观点。第二章为古代蒙书概观,简述了蒙书的概念、蒙书发展史和蒙书的分类。第三章为论文主体,对一百本主要蒙书进行分类叙录:第一类为识字习字类蒙书,又称为字书,其教育功用是让儿童认识和书写汉字;第二类为伦理道德类蒙书,它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可分为四种:三言形式编写的、选取先贤的格言警句编辑而成的、用歌谣编辑成书的、用诗歌形式写成的;第三类为历史类蒙书,它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编写的蒙书,可分为咏史诗体、千字文体、蒙求体和歌诀体;第四类为诗歌类蒙书,它是指为儿童编选诗歌和教授音韵对仗知识的蒙书,一种是声韵、词汇、对仗方面的知识,另一种是诗歌的选集;第五类为自然常识类蒙书,为了传授儿童自然科学知识,其教育对象多是中下层劳动人民子弟,教育目的是让儿童日后从事农业、养蚕、记账等活动;第六类为学则规范类蒙书,相当于今天的学生守则,这类蒙书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站姿坐姿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第七类为女童教育类蒙书,它是专为女童教育而作,是束缚女子自身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枷锁,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教育女童节俭、勤劳、慈爱的可取之处;第八类为综合类蒙书,它是指内容全面,具有广泛教育功用的蒙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