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6h】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变量的释义

1.4.1 父母教养方式

1.4.2 攻击行为

1.4.3 情绪调节策略

1.5 研究假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类型及测量

2.1.1 定义

2.1.2 类型

2.1.3 研究工具

2.2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理论基础及测量

2.2.1 概念

2.2.2 攻击行为的分类

2.2.3 攻击行为的理论

2.2.4 研究工具

2.3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理论基础及测量

2.3.1 概念

2.3.2 理论基础

2.3.3 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

2.3.3 研究工具

2.4 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及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2.4.1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

2.4.2 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调节策略

2.4.3 情绪调节策略与攻击行为

2.4.4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测量工具

3.2.1 中文修订版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3.2.2 攻击性行为问卷

3.2.3 情绪调节量表(ERS)

3.3 施测程序

3.4 数据处理

3.5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3.5.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3.5.2 情绪调节量表

3.5.3 攻击行为问卷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及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4.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

4.1.2 父母教养方式和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4.2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现状分析

4.2.1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现状

4.2.2 大学生攻击行为现状

4.2.3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4.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

4.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4.4.1 父母教养方式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4.4.2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4.5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研究的基本状况

5.1.1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5.1.2 攻击行为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5.1.3 情绪调节策略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5.2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的关系

5.2.1 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的关系

5.2.2 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

5.2.3 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

5.3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的回归关系分析

5.4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创新与不足

7.1 创新

7.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可能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本研究试图了解父母教养方式、攻击行为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现状和关系,并探讨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间的作用,同时找出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对攻击行为预测的效果最大化的因素组合。
  方法:随机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84份。
  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存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父母对女儿积极的教养方式多于儿子(p<0.001),对女儿消极的教养方式少于儿子(p<0.01);独生子女以及城镇的父母对子女的各种教养方式均分别高于非独生子女、非城镇的父母(分别为p<0.05和p<0.01);文化程度较高的父亲,使用各种教养方式均多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父亲(p<0.05),而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较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而言,使用更多积极的教养方式(p<0.05)以及更少消极的教养方式(p<0.01)。女生使用表达抑制策略显著低于男生(p<0.001);而女生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显著高于男生(p<0.05);独生子女以及城镇出生的被试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分别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和非城镇出生的被试(分别为p<0.01和p<0.05)。男生的攻击行为多于女生(p<0.01)。(2)父母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大学生和攻击行为(p<0.05)。(3)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评这一策略进行组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预测攻击行为,解释率为18.1%。(4)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在父亲、母亲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在父亲温暖理解、严厉惩罚、偏爱、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作用大小依次为-0.061(p<0.01)、0.089(p<0.01)、0.031(p<0.05)和-0.044(p<0.05);认知重评在母亲温暖理解、严厉惩罚、偏爱、否认拒绝的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作用大小依次为-0.89(p<0.01)、0.157(p<0.001)、0.048(p<0.05)和(p<0.01)。
  结论:(1)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存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使用的教养方式不同。(2)父母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攻击行为。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正向预测认知重评,负向预测表达抑制和攻击行为;消极的教养方式负向认知重评,正向预测表达抑制和攻击行为。(3)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评这一策略进行组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预测攻击行为。(4)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在父亲、母亲教养方式和攻击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