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俄汉语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6h】

论俄汉语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代理获取

目录

论俄汉语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A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Russian and Chinese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学术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性别差异在俄汉语中的体现

2.1 语音方面

2.1.1 元音的前化表现出的性别差异

2.1.2 辅音的前化表现出的性别差异

2.1.3 语调方面表现出的性别差异

2.2 词汇运用方面

2.2.1 指小表爱词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2.2.2 委婉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2.2.3 感叹词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2.3 句法方面

2.3.1 疑问句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2.3.2 祈使句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性别差异与话语风格

3.1 话语风格的定义

3.2 性别差异与话题选择

3.3 性别差异与话语量

3.4 性别差异与打断谈话

3.5 性别差异与合作原则

3.5.1 性别差异与“数量准则”

3.5.2 性别差异与“质量准则”

3.5.3 性别差异与“关联准则”

3.5.4 性别差异与“方式准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学启示

4.1 性别差异在外语学习中的体现

4.2 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4.3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例证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 谢

展开▼

摘要

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是近年来中外语言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作为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男女语言的差别也许是人类语言差别的最古老的形式了。在现实交际过程中,当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发生交互作用时,语言代码不仅仅表示单纯语言学上的符号意义,而且还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意义。通过对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表明,在该现象背后除了有生理因素以外,还有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我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和言语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概述了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问题的兴起及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现状,采用俄汉语对比的研究方法,以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为研究对象,分析俄汉语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具体体现,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本文希望在严密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尽可能把所有因素考虑进去,采取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分析方法,依据真实可信的语料,结合实际的语境,对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作出更科学、准确、客观的解释。
  本文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出发,运用语用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理论以及对比分析方法,研究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并使性别差异因素与外语教学相结合提出相关性别差异的个人见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