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
【6h】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论文内容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平等正义观的内涵

第一节 社会平等正义观的批判性和否定性

第二节 对“平等的权利”本身的批判和否定

第三节 超越权利平等

第二章 真正的平等是权利的不平等

第一节 自然不平等是认识社会平等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平等权利本质上是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

第三节 权利不平等是实现真正平等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弱势群体的特权与共享理念的实现

第一节 确保实现弱势群体的特权

一、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是实现公平的首要问题

二、如何实现弱势群体的特权

第二节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

一、共享发展理念是平等、公平、正义原则的实现

二、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体现平等的本质

第四章 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路径

第一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一、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

二、摆脱单一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三、着力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难题

四、建立公平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补偿机制

第二节 以公正分配缩小贫富两极分化

一、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解决好收入、财产差距过大问题

三、跳出单纯着眼于解决分配问题

第三节 创造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条件

一、维护弱势人群的基本权益

二、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构建促进共享发展所需的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共享是发展出发点、落脚点,是发展可持续动力。从本质内涵上看,共享理念是公平正义原则的具体化或实现。由此可见,共享理念与分配问题与如何看待理解公平正义理论有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共享,只有正确的分析理解公平正义的人内涵本质及其基本要求,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共享理念的真实意义。所以,对公平概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公平正义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或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性问题。人类几千年的思想史也一直在不断的思考这一重大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平等、公平、正义有许多观点,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后来的《资本论》及其有关手稿中,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平等、公平、正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马克思的平等正义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将平等正义看成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关于正义有一段阐释:在这里,同吉尔巴特一起说什么自然正义,这是荒谬的。生产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交易的正义性在于:这种交易是从生产关系中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奴隶制是非正义的---。①平等首先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学概念,只能与生产交换分配等生产关系相联系。而且,平等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时期,平等正义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平等最根本的与一定的社会阶级关系相联系。平等是一个社会范畴。然而笔者认为:“平等”的真正含义还是马克思在他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得到了准确的诠释。针对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平等权利”象一切权利一样是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要想避免面临的所有社会弊端,“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①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平等正义特别是权利平等的思想是真持一种否定批判态度,马克思并不是批判和否定一切形式的正义,他所批判和否定的只是平等的特殊社会形式,即权利平等。马克思对平等和正义的批判,实际上是对权利本身的批判。权利平等既非社会平等的普遍形式,也非平等的唯一形态,相反,它只是平等的特殊历史形式。平等的历史性集中表现了它的阶级性。建立在能力本位之上的权利平等恰恰是以人的天赋、能力、知识及家庭负担等天然不平等为前提。权利平等是通过法权存在的所谓正义就是其根本原则。然而这种正义是对资本的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再分配过程基本精神的概括。平等正义其实是资本本性的再现。平等权利从根本上讲是资本主导的权利,平等、公平只能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原则。真正的平等不是为了实现权利平等,而是为了消灭阶级。
  人类不仅要逐步放弃“能力本位”的同一性尺度,更要放弃除“需要本位”外的其他一切本位,这当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许有人会指出,通过权利不平等来消灭阶级,实现非同一性尺度的真正社会平等,不正是指特权原则么?这里,我们要弄清的是特权分为两种,一是强者、精英的特权,这是本来意义上的特权,也是必须被坚决废止的;问题在于要实行另一种意义上的特权,即弱者的特权,它是被剥削阶级的特权,是广大工人、农民及所有劳动人民的特权。在当前,我们国家政府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使命就是要切实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平等观的根本原则即“权利不平等”原则,使权利、资源和机会等向一个特殊的群体——弱势群体倾斜,使他们享有弱者的特权。这是消灭阶级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弱者的特权,需找到能够有助于实现这一原则的发展理念和路径。只有通过推行均衡、协调发展,通过推进共享发展才能在收入分配、资源配置上向弱势群体倾斜。但要真正实现弱者的特权,归根结底是要找到一条消灭阶级的路径。实现权利不平等原则要求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共同富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要落实共享理念,关键是要是消除城乡分离或差别、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采取强有力措施维护弱势人群的权益,解决其突出困难。解决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关键是要对全省人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形成促进共享发展目标实现所需的条件、机制,归根结底要节制资本势力的过分膨胀、恶性膨胀。社会主义平等共享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体现,既反对权力集中与垄断,更反对资本的主导和独裁;资本主义民主、公平、正义的权利平等只讲如何控制公共权力,不讲如何节制资本。权力固然要纳入制度的笼子,但绝不能受到资本的捆绑,进入资本的笼子。应当采取强有力措施节制资本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争得民主”,只有通过民主,即政治斗争、思想意识形态手段,通过反抗资本以及对国家公共事务强有力参与,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历史变革完成消灭阶级,实现真正平等的主要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