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联合表达
【6h】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联合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1.1.1 GPV基因组结构特点

1.1.2 GPV基因编码蛋白

1.1.3鹅细小病毒病的防治及疫苗免疫预防现状

1.1.4 GPV基因工程疫苗

1.2鹅副粘病毒的研究进展

1.2.1鹅副粘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基因组成

1.2.2鹅副粘病毒编码结构蛋白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

1.2.3鹅源新城疫防治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质粒与菌株

2.1.2病毒及血清

2.1.3 SPF鸡胚

2.1.4主要生物学试剂

2.1.5细胞培养及转染试剂和材料

2.1.6引物设计

2.1.7主要溶液及其配制方法

2.1.8主要仪器

2.2实验方法

2.2.1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与亲本病毒的繁殖

2.2.2质粒转化与提取纯化

2.2.3重组质粒pSY681-VP3-F-LacZ的鉴定

2.2.4转染

2.2.5重组病毒的筛选与纯化

2.2.6重组病毒的鉴定

2.2.7重组病毒表达产物的鉴定

3结果

3.1禽痘病毒的繁殖

3.2重组转移载体pSY681-VP3(GPV)-F(GPMV)-LacZ的酶切鉴定

3.3质粒浓度测定

3.4重组禽痘病毒筛选与纯化

3.5重组禽痘病毒的鉴定

3.5.1 PCR鉴定结果

3.5.2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

4讨论

4.1转染、筛选和纯化

4.2重组病毒的表达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联合表达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用LipofectaInine<'TM>2000-PLUS<'+> Reagent转染试剂将重组转移载体 pSY681-VP3(GPV)-F(GPMV)-LacZ转染禽痘病毒FPV-017感染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利用同源重组将两段外源基因插入禽痘病毒的基因组中,通过报告基因LacZ基因的表达进行五轮蓝斑筛选,获得纯化的重组病毒。经特异性引物作PCR检测,表明GPV-VP3基因和GPMV-F基因已插入禽痘病毒基因组中;通过Dot-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VP3蛋白和F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并保持其反应原性,从而成功构建了同时表达鹅细小病毒VP3蛋白和鹅副粘病毒融合F糖蛋白的重组禽痘病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