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特征初步分析
【6h】

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特征初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1.1 核桃楸的价值及其利用

1.1.2 核桃楸种仁的价值及其利用

1.1.3 核桃楸的利用与开发前景

1.1.4 多糖及其研究概况

1.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设备

2.2.3 化学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热水提取法

2.3.2 纤维素酶法提取

2.3.3 可溶性多糖的测定

2.3.4 微波预处理实验

2.3.5 提取次数实验

2.3.6 醇沉条件单因素实验

2.3.7 所得粗多糖的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热水提取条件的确定

2.4.3 酶法提取条件的确定

2.4.4 热水提取与酶法提取条件的比较

2.4.5 微波预处理的研究

2.4.6 提取次数的确定

2.4.7 醇沉工艺的确定

2.4.8 所得多糖粗粉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的纯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原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蛋白质浓度测定

3.3.2 多糖的测定方法

3.3.3 Sevag法除蛋白

3.3.4 酶法结合Sevag法除蛋白

3.3.5 分步醇沉

3.3.6 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分离

3.3.7 透析

3.3.8 凝胶HPLC分析

3.3.9 多糖精粉理化性质的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evag法除蛋白的研究

3.4.2 酶法结合Sevag法除蛋白的研究

3.4.3 酶法结合Sevag法除蛋白与Sevag法除蛋白的比较

3.4.4 分步醇沉结果与分析

3.4.5 DEAE-52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结果

3.4.6 多糖精粉的理化性质

3.5 本章小结

4 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结构特征初步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讨论

4.3.1 多糖组分PW与PS的分子量分析

4.3.2 多糖组分PW与PS的组成单糖测定

4.3.3 多糖组分PS与PW的红外图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分离及结构特征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对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进行了热水提取、纤维素酶法提取和微波预处理提取的试验研究。经正交试验得出热水浸提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5,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2.5h,多糖的一次提取得率为6.134%;得出纤维素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pH值4.5,提取时间2h,加酶量1.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一次提取得率为6.781%。微波预处理单因素试验表明,采用微波预处理15min可使多糖一次提取得率提高到6.791%。微波处理促进了大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的溶出提高多糖得率,使所提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增大。
  此外实验确定出热水浸提次数以2次较合理,累计提取得率可达6.778%;醇沉工艺条件为以多糖溶液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7h。
  2、在核桃楸仁可溶性多糖粗粉的纯化试验中,系统地进行了Sevag法、酶法结合Sevag法除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根据试验结果,经综合考虑,先用木瓜蛋白酶以0.2%的加酶量,在pH6.0,温度65℃条件下,进行酶解4h,然后以氯仿-正丁醇4∶1,Sevag试剂与多糖溶液体积比为1∶2的条件进行一次Sevag法除蛋白,蛋白质去除率达到85.75%,多糖的损失率仅为15.97%。
  分步醇沉试验中,分别在乙醇浓度为30%、50%和80%得到3个多糖组分,其分子量分别为:(M) N(数均分子量)为22743、28492和39645;(M) W(重均分子量)为25644、37763和48630;(M)Z(Z均分子量)为67157、65203和72464。
  另外,对除蛋白后的多糖精粉进行了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蒸馏水洗脱组分PW和0.1mol/LNaCl洗脱组分PS两个主要的多糖组分,经凝胶HPLC标准分子量对照分析,多糖组分PW的(M)N为17735、(M)W为44787、(M)Z为17087,多糖组分PS的(M)N为28259、(M)W为51635、(M)Z为39547;两组分的相对含量比例为25%和75%。
  3、单组分多糖PW为乳白色粉末状固体, PS为浅褐色粉末状固体,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多糖组分PW与PS分别经2.0mol/L H2SO4完全水解后HPLC分析单糖组成,确定PW由单一葡萄糖组成;PS由葡萄糖和鼠李糖组成。红外光谱(IR)分析,推断多糖组分PS为a-D-葡萄吡喃糖;多糖组分PW为具有羟基呋喃糖环结构的多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