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内涵式发展的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研究
【6h】

面向内涵式发展的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设计教学与实践的渐离

1.1.2 精英式建筑教育的局限

1.1.3 建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期待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建筑设计教育的演变

1.3.2 参与式教学的出现

1.3.3 参与式设计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概述

2.1 概念界定

2.2 内涵阐释

2.2.1 实践精神强化

2.2.2 创新能力锻炼

2.2.3 社会责任养成

2.3 主客体明晰

2.3.1 参与主客体

2.3.2 设计主客体

2.3.3 教育主客体

2.3.4 主客体互动

2.4 本章小结

3 面向内涵式发展的参与式建筑设计教学体系

3.1 教学定位

3.2 教学目标

3.2.1 掌握参与式设计方法

3.2.2 拓展多元化学习领域

3.2.3 提升人文性专业涵养

3.2.4 锻炼研究型创新能力

3.3 教学特色环节

3.3.1 空间环境调查

3.3.2 设计任务拟定

3.3.3 理性创新设计

3.3.4 关注社会议题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内涵式发展的参与式建筑设计教学方法

4.1 匠心独具的设计选题

4.1.1 生活场域式选题

4.1.2 特色地域式选题

4.1.3 时间延续型选题

4.2 细致入微的设计调查

4.2.1 感觉导向式调查

4.2.2 物件导向式调查

4.2.3 问题导向式调查

4.3 逻辑清晰的设计操作

4.3.1 理性客观的设计构想

4.3.2 逻辑严谨的设计深化

4.4 本章小结

5 面向内涵式发展的参与式建筑设计成果表达

5.1 故事性成果表达

5.2 研究性成果表达

5.3 策略性成果表达

5.4 建造性成果表达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发展至今,已形成面向建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内中方法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与实践的渐离、精英式教育的局限等,需要介入新的方法与手段来促使其更趋完善。本文研究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方向为契机,将参与式设计、参与式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与当前主流建筑教育相融合,提出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的理念,并对其展开研究;旨在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设计实践教学方法,促进建筑设计教育理念的更新,最终目标是要架构起设计实践、教育、社会三位一体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
  全文论述伊始于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的理论建构,首要明确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的概念,即以参与式设计为内容,以参与式教学为手段的建筑设计教育。将这一概念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相融合,明确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的三大内涵:实践精神、创新方法和社会责任;明晰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的主客体为参与主客体、设计主客体和教育主客体三个层次。
  以此为基础,从参与式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方面展开整体性研究,设立教学目标,打造特色环节;从教学方法方面展开过程式探索,对具体的设计选题、设计调查和设计操作提出方法性建议;从教学成果角度进行微观式表达,以故事性、研究性、策略性、建造性四个角度的成果展现,反馈设计教育的内涵。这三个研究角度,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过程到结果,深入、细致的描述了一幅参与式建筑设计教育的全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