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目的论看辜鸿铭英译之儒家经典
【6h】

从目的论看辜鸿铭英译之儒家经典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Introduction

0.1 Research Background

0.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0.3 Research Questions

0.4 Research Methodology

0.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Ku's Transi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1.2 Studies of Ku's Transl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China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2.2 Basic Aspects of Skopos Theory

Chapter 3 The Skopos of Ku Hungming's Transl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3.1 An Introduction to Ku Hungming

3.2 Ku's Philosophic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ism

3.3 Ku's Translating Purpose

Chapter 4 The Methods of Ku Hungming's Transl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4.1 Deletion of Proper Names

4.2 Addition

4.3 Analogy

4.4 Quotation

4.5 Idiomatic Sentence Pattern

4.6 Recreation of Poems

4.7 Preface and Appendix

Conclusion

Works Cited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辜鸿铭(1857-1928)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是儒家经典英译的第一位中国人。辜译儒家经典如《论语》和《中庸》因其通顺流畅,旁征博引,文采飞扬而受到西方读者的欢迎,在西方广为流传。他的译经活动打破了长期以来传教士和汉学家垄断英译儒经的局面,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它强调翻译中协调原文意图,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文是否“充分”地实现了翻译目的取代了传统的“对等”成为了评判译文的标准,因此它突破了传统的对等理论的限制,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种动态多元的视角。
   本文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辜鸿铭的英译《论语》和《中庸》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辜英译儒经的目的,分析辜为实现其翻译目的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辜氏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用目的论来解释,辜译儒家经典是译者根据其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本顺利进入目标语文化得到译语读者认可的一个典型例子;考虑译者的目的、译者、译语读者和翻译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从而给译本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
   本文由六章组成,主体分为两章。具体内容如下:
   引言旨在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本章介绍了辜鸿铭所翻译的儒家经典著作以及辜译儒家经典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旨在介绍本文的理论依据:目的论。
   第三章为正文的主体之一。本章简要介绍了辜鸿铭的生平,探讨了辜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辜氏英译儒经的目的。
   第四章为正文的主体之二。本章结合辜氏翻译儒经的目的,总结了辜氏为实现其翻译目的所选用的具体策略,并分析了他所选用的这些翻译策略所起到的效果。
   最后是结语。作者对上文进行回顾,以目的论为基础,得出辜氏英译儒经使用了独特的翻译策略是为了实现其翻译目的,辜氏译经得到了西方读者的认可,这是辜译儒经的成功之处;并指出辜译儒经给中国经典翻译的一些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