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特点
【6h】

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2 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讨论

1 目前胰岛素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及其局限性

2 CGM的临床应用及对胰岛素瘤诊断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岛素瘤的诊疗现况分析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在内源性高胰岛素低血糖的患者当中,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又名胰岛β细胞瘤,约90%为良性,为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由于胰岛素瘤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及胰岛素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过度的低血糖会使患者大脑皮质发生萎缩或退行性的改变,导致患者神经系统不可逆的伤害,反复发生的空腹时低血糖为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所以,对患者低血糖的早期发现并筛查致病因素,无论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或治疗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对于具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的患者,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并不困难。但因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些病人往往以精神或神经症状为其首要的临床表现,因此误诊率极高。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CGM),为一新型的对血糖水平持续监测的系统,其可对患者血糖进行连续的监测,并可进一步的对血糖的波动进行评估和分析。CGMS能很好的提供患者低血糖时的血糖波动范围,并且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以及平时自我血糖监测时没有发现的低血糖,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患者极易耐受的特点。
  因此,CGM在低血糖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对13例胰岛素瘤患者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胰岛素瘤患者的诊疗价值及应用前景。
  分别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的13例患者(胰岛素瘤组),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以同期10例正常血糖调节者为对照,分析CGMS的平均血糖水平(MeanBloodGlucose,MBG)、最大及最小血糖值、血糖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ofBloodGlucose,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AmplitudeofGlycemicExcursions,MAGE)、血糖分布频率和低血糖事件的次数及时间分布,并把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和11例同期诊断的新发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并伴有低血糖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瘤组MAGE显著升高(P<0.05),而MBG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胰岛素瘤组相比较,糖尿病组MAGE和MBG值均显著升高(P<0.05)。
  2.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瘤组最小血糖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最低值<2.8mmol/L;胰岛素瘤组最大血糖值低于糖尿病组(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
  3.72h动态血糖监测期间,13例胰岛素瘤组患者当中,低血糖事件共发生81次,并且于夜间发生49次(60.4%),持续时间为4.2h/d;11例糖尿病组患者中,低血糖事件共发生16次,于夜间发生9次(56.2%),持续时间为0.13h/d。
  4.与糖尿病组相比较,胰岛素瘤组患者血糖分布在2.8-3.9mmol/L及≤2.8mmoL/L的频率明显升高(P<0.05),而血糖分布在7.8-11.1mmol/L及≥11.1mmol/L的频率则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糖分布于3.9-7.8mmol/L的频率占99.4%。
  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可发现夜间及无症状低血糖,并可根据患者低血糖时血糖谱的特点,对其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对于症状不典型胰岛素瘤患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