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皮肤骨膜增厚症家系遗传学研究
【6h】

皮肤骨膜增厚症家系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临床特点

2 基因突变分析

讨论

结论

致谢

综述:皮肤骨膜增厚症研究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皮肤骨膜增厚症(PDP),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又称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HO)、原发性厚皮厚骨症。临床三大特征为杵状指(趾)、头面部皮肤增厚、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大多研究认为与遗传有关,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非完全外显性遗传。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大都集中在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基因(HPGD)及前列腺素转运体2A1基因(SLCO2A1),这两个基因的编码产物分别与前列腺素 E2的代谢及转运有关。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皮肤骨膜增厚症家系的遗传学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阐述其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发病机制。
  方法:总结、分析2个中国皮肤骨膜增厚症家系及1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及X线检查结果),抽取各家系先证者及部分亲属的外周血,并采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后,采用Sanger法对HPGD及SLCO2A1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的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寻找突变位点并进行遗传学分析。
  结果:⑴家系A先证者及其父亲为青年起病;家系B先证者为儿童期起病;家系A先证者大姑散发病例 C均发病于少年时期。临床症状主要有杵状指(趾)、关节肿胀、掌趾部多汗、皮脂溢等,均不具有明显的颜面部及头部皮肤增厚。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X线表现为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及肢端骨质溶解。⑵通过对先证者及部分家属HPGD基因和SLCO2A1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家系A先证者及部分亲属为HPGD基因2号外显子上的c.173_174delCT杂合突变,SLCO2A1基因7号内含子和8号外显子相接区的c.941-1G>A杂合突变;家系B先证者为HPGD基因3号外显子的c.310_311delCT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杂合突变。散发病例C为SLCO2A1基因4号外显子的c.464G>A和9号外显子的c.1117C>T杂合突变。
  结论:①HPGD基因c.173_174delCT(p.Thr58ThrfsX9)杂合突变是一种新发移码突变。SLCO2A1基因 c.464G>A(p.Cys155Tyr)及 c.1117C>T(p.Leu373Phe)杂合突变,均为新发错义突变;SLCO2A1基因c.941-1G>A是一种新发剪切点杂合突变。②HPGD基因和SLCO2A1基因突变分别引起15-PGDH和PGT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导致PDP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