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首次输尿管软镜术通道鞘放置不理想临床分析
【6h】

首次输尿管软镜术通道鞘放置不理想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汇集表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结果

3.2 同侧临床特征资料分析结果

3.3 同侧影像学特征资料分析结果

3.4 结果归纳

4 讨论

4.1 输尿管通道鞘

4.2 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过程

4.3 输尿管通道鞘在RIRS中的作用

4.4 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理想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输尿管通道鞘在软性输尿管镜术中的应用进展

个人简历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随着腔道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输尿管软镜碎石已成为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治疗方式。其中输尿管通道鞘的使用增加了输尿管软镜术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时常遇到通道鞘放置位置不理想而增加手术难度的情况发生。据报道,首次输尿管软镜术中因通道鞘放置失败的发生率在9.8%~22%。而对于软镜术前评估影响输尿管通道鞘放置的患者特征方面,目前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收集并总结了本院首次行输尿管软镜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从软镜术前的角度分析并探讨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理想的临床及其影像学特征,为评估软镜术中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理想的发生风险提供帮助。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首次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的109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双侧同期行输尿管软镜术者15例,单侧行输尿管软镜术者94例,每一侧均单独作为1例次分析,因此本研究共纳入124例次。根据患者输尿管通道鞘放置理想与否,将患者分为放置理想与放置不理想两组。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软镜术前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理想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109例首次行输尿管软镜的患者中,输尿管通道鞘放置不理想者13例(11.9%);其中10(76.9%)例留置D-J管2~4周后二期输尿管软镜顺利(输尿管通道鞘均放置理想),3(23.1%)例裸镜通过狭窄段成功碎石。输尿管通道鞘放置理想组与不理想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同侧有D-J管留置史(30.6% vs0.0%,P<0.05),延迟30分钟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完全不显影(8.1%vs30.8%,P<0.05)。最后本研究分析比较了术中12Fr扩张器的使用率,在两组间使用率的比较为5.4% vs84.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同侧D-J管留置史可提高输尿管通道鞘放置理想率。
  2.延迟30分钟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完全不显影则增加通道鞘放置不理想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